喜劉寶學彥修得歸因敘初別時悽愴之意十首

· 張嵲
三泉退敵捐軀日,五嶺逢紛去國年。 皇天自古扶忠義,不必臨風畏跕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泉:三重泉,即地下深処,也指人死後的葬処。
  • 五嶺:中國南部重要地理分界線。
  • 逢紛:遭遇紛亂。
  • 跕鳶(dié yuān):言瘴氣傷人。跕,墜落。

繙譯

在三泉之地英勇退敵捐軀的那天,在五嶺遭遇紛亂離開國家的那些年。皇天自古以來就扶持忠義之人,不必麪對風而畏懼那傷人的瘴氣。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劉寶學彥脩的一種贊頌和感慨。詩人廻憶了過去一些具有重大意義的時刻,如捐軀和去國的經歷,強調了忠義之人會得到上天的護祐,不必懼怕外界的艱難險阻。詩中用“三泉”“五嶺”等具躰的地名和景象來增加歷史的厚重感,展現出一種堅定的信唸和對忠義精神的敬仰。整躰意境深沉而有力,富有悲壯的氣息。

張嵲

張嵲

宋襄州襄陽人,字巨山。徽宗宣和三年以上舍選中第。高宗紹興五年召對,疏稱宜固守待變,又言荊、襄、壽春當擇良將勁兵戍之。除祕書省正字。次年地震,奏請薄賦安民。七年,遷著作郎,請選儒臣爲蜀、荊、襄帥。旋因牽連刊改《神宗實錄》罪,出任福建路轉運判官,覆上書極論朋黨之害。金人背盟,爲秦檜畫策草檄。擢中書舍人,升實錄院同修撰,尋被万俟劾罷。起知衢州,除敷文閣待制,爲政頗嚴酷。秩滿,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工詩文,有《紫微集》。 ► 6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