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大包閣寄夏漕致宏

· 張嵲
積雪天欲晴,山深霧猶擁。 大包誰締結,架壑一何聳。 崖傾石路仄,峽束驚波涌。 垂堂尚何言,顛墜虞接踵。 經過固已殆,卻顧神屢悚。 前山淨如洗,浩浩雲根動。 崖花作蜜香,山童似猴拱。 舊鄉迷遠近,所歷但如夢。 窮通久已忘,況此發種種。 猶欣故人近,寬我懼將恐。 語亂眉定顰,道舊腹應捧。 燈前侍兒出,花外寒煙重。 羈懷醉裏寬,離念風前恫。 遊宦愧吹竽,劇談猶賈勇。 觀君富聲華,顧我成闒茸。 行臺定匪賒,失喜欲距踊。
拼音
張嵲

張嵲

宋襄州襄陽人,字巨山。徽宗宣和三年以上舍選中第。高宗紹興五年召對,疏稱宜固守待變,又言荊、襄、壽春當擇良將勁兵戍之。除祕書省正字。次年地震,奏請薄賦安民。七年,遷著作郎,請選儒臣爲蜀、荊、襄帥。旋因牽連刊改《神宗實錄》罪,出任福建路轉運判官,覆上書極論朋黨之害。金人背盟,爲秦檜畫策草檄。擢中書舍人,升實錄院同修撰,尋被万俟劾罷。起知衢州,除敷文閣待制,爲政頗嚴酷。秩滿,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工詩文,有《紫微集》。 ► 6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