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師道弟守德慶

· 陳宓
乃父高皇侍從臣,汝今潛邸牧疲民。 天低日近偏臨照,土曠人稀費撫循。 得暇詩書休釋手,先公法律自治身。 舟來勿寄南方物,只寄平反愜老親。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乃父:你的父親。
  • 高皇:指宋高宗。
  • 侍從臣:指在帝王左右侍候的大臣 。
  • 潛邸(dǐ):指非太子身份繼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住所 。這裏借指宋理宗即位前曾封王,其封地相關地區。
  • 撫循:撫慰存恤。
  • 先公:對已去世的父親的尊稱,這裏指陳宓和他弟弟父親。
  • 平反:此指覈查處理冤獄案件。
  • 愜(qiè):使滿意、滿足 。

翻譯

你的父親曾是宋高宗身邊的侍從大臣,如今你前往曾經帝王住所之地去治理那些疲憊的百姓。此地彷彿距離天很近、太陽也更近,能得到更多陽光照耀,可是地方空曠、人口稀少,治理起來很需要用心撫慰。有空的時候不要放下詩書,要用先輩尊崇的法律來約束自己,修養身心。船來了也不要寄送南方的奇珍異物,只寄送覈查處理冤獄的消息,這才能讓年老的親人感到欣慰。

賞析

這首詩是兄長陳宓對出任地方官職的弟弟師道的臨行送行叮囑。 開篇先以父親的曾任職引出弟弟此次任職,有一種家族責任傳承之感。頷聯通過描寫德慶當地「天低日近」與「土曠人稀」的環境,預示出弟弟治理此地不易,需用心「撫循」百姓,體現對弟弟的擔憂與期望。頸聯囑咐弟弟在公餘好好讀書且以先輩典範自律,傳達出對家族品德傳承與個人修養提升的看重。尾聯獨特地要求弟弟不寄南方物品而寄「平反」消息,強調了爲官要重視公正斷案,以孝心安老親,凸顯了詩歌注重品德、關愛民生的主旨。整首詩情感真摯,言語質樸,在平實的語句中蘊含着深厚的兄弟情誼、家族教誨和對爲官之道的深刻理解 。

陳宓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師復,號復齋。陳定弟。少從朱熹學。歷泉州南安鹽稅,知安溪縣。寧宗嘉定七年,入監進奏院,上書言時弊,慷慨盡言。遷軍器監簿,又上言指陳三弊。出知南康軍,改南劍州,救災濟民,多有惠政。後以直祕閣主管崇禧觀。有《論語注義問答》、《春秋三傳抄》、《讀通鑑綱目》、《唐史贅疣》等。 ► 7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