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陳教

· 陳宓
昔我壬子歲,辭家莆山陽。 迎婦丞相府,調官君子鄉。 於時公聲名,豈獨樑楚揚。 聞者盡興起,見者齋以莊。 英華髮經笥,土苴遺巾箱。 虎蔚管庸見,海鉅蠡可量。 伏波少已勇,捷出翰墨場。 遺我明月珠,一見心先涼。 擲地戛清玉,映日開炎光。 春雲可比態,百卉羞無芳。 下顧陰何輩,頡頏李杜行。 不知生最晚,磊磊何相望。 文臻韓氏奧,學升夫子堂。 道貫參曾唯,心悟顏齋忘。 所讀者何書,誦此虞與唐。 所敬者何物,瞻彼昊與蒼。 仁義久已熟,出言如探囊。 又同沖霄鶴,舉世避軒昂。 斯文尚何俟,木鐸天其將。 六經作黃麻,一賦卑長楊。 厚賜顧曷報,有類相馬償。 但當銘之心,刻佩聯琳琅。 區區重此來,得遂舉一觴。 灑然如熱濯,車輪寬別腸。 歸將詫朋友,親炙道德香。
拼音

陳宓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師復,號復齋。陳定弟。少從朱熹學。歷泉州南安鹽稅,知安溪縣。寧宗嘉定七年,入監進奏院,上書言時弊,慷慨盡言。遷軍器監簿,又上言指陳三弊。出知南康軍,改南劍州,救災濟民,多有惠政。後以直祕閣主管崇禧觀。有《論語注義問答》、《春秋三傳抄》、《讀通鑑綱目》、《唐史贅疣》等。 ► 7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