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都官知潮州
自昔揭陽郡,刺史惟韓侯。
韓侯初來時,問吏瀧水頭。
到官諭鱷魚,夜失風雨湫。
乃知抱正直,異類尚聽謀。
潮雖處南粵,禮義無遐陬。
勿言古殊今,唯在政教修。
適聞豫章士,勇往登犀舟。
不畏惡溪惡,疊鼓齊歌謳。
遠持天子命,水物當自囚。
更尋賢侯跡,書上揭陽樓。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胡都官:姓胡的都官,都官是官職名。
- 潮州:治所在現在廣東潮安。
- 揭陽郡:即潮州,因秦代曾設揭陽縣而得名。
- 韓侯:指韓愈,他曾被貶任潮州刺史。
- 瀧(shuāng)水頭:瀧水源頭。瀧水發源於廣東,流入廣西。
- 諭鱷魚:指韓愈作《祭鱷魚文》勸鱷魚離開。
- ****湫(qiū):水潭。
- 抱正直:心懷正直。
- 異類:這裏指鱷魚這類動物。
- 南粵:即南越,泛指南越國故地一帶,大致在今廣東、廣西等地。
- 禮義:禮儀和正義。
- ****遐陬(zōu):偏遠的角落。
- 豫章士:這裏指胡都官,豫章是現在江西南昌一帶。
- 犀舟:堅固的船隻。
- 惡溪:在廣東潮州境內,傳說水中有鱷魚等惡物。
- 疊鼓:急擊鼓。
- 歌謳:歌唱。
- 水物:這裏指水中的鱷魚等。
- 自囚:自行隱匿,不在作祟。
翻譯
自古以來揭陽郡這地方,有名的刺史唯數韓愈韓先生。韓侯初到潮州的時候,向當地官吏打聽瀧水的源頭。到任後就曉諭鱷魚離開,當晚鱷魚所在水潭就因風雨引發變化鱷魚隨之消失了。由此可知,只要心懷正直,就連異類也會聽從謀劃。潮州雖地處南越,卻並非沒有禮儀教化存在於這偏遠之地。不要說古代和現在情況不同,關鍵在於爲政者能施行好的政策與教化。剛剛聽聞您這位來自豫章的賢能之士,勇敢地登上堅固的船隻。毫不畏懼惡溪的兇險,船行時急鼓齊鳴衆人齊聲高歌。您身負天子的使命遠道而來,那些水物應當會自行隱匿不作祟。您到任後更可以探尋韓侯的遺蹟,把功績書寫在揭陽樓上。
賞析
這首詩以韓愈潮州理政的典故開篇,表達對潮州地方歷史的重視與對賢能官員的推崇。梅堯臣通過敘述韓愈到潮州問訪水源、諭退鱷魚等事蹟,塑造出一個秉持正直、爲政有效的正面形象。繼而以「乃知抱正直,異類尚聽謀」點明主旨,強調正直爲官能使人心歸附乃至感化萬物。
勸誡胡都官不要因潮州地處偏遠而有偏見,禮義並非僅存於中原,關鍵在於官員能否推行良好的政教。詩的後半則對胡都官前往潮州赴任表達了誠摯的期望與鼓勵。「不畏惡溪惡,疊鼓齊歌謳」描繪出胡都官出行時勇往直前、士氣高昂的場景,借「遠持天子命,水物當自囚」表達對他能像韓愈一樣治理好地方的祝願。最後「更尋賢侯跡,書上揭陽樓」則激勵胡都官追尋韓愈足跡,在當地留下政績美名。整首詩既富有歷史典故,又飽含現實勸勉之情,風格質樸又意韻深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