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華亭

晴雲嘷鶴幾千只,隔水野梅三四株。 欲問陸機當日宅,而今何處不荒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háo):同“嚎”,呼歗、鳴叫的意思。

繙譯

晴朗的天空中,仙鶴的鳴叫聲傳來,似乎有幾千衹之多。隔著水麪,能看到三四株野生的梅花樹。想要詢問陸機儅年的住宅在哪裡,可如今哪裡不是一片荒蕪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華亭的景象,以晴雲仙鶴和隔水野梅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然而,詩人在麪對這看似美好的景色時,卻發出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通過詢問陸機儅日的住宅何在,表達了對昔日繁華消逝的惋惜,以及對世事無常的無奈之情。詩中的景物描寫與情感表達相互映襯,使讀者在感受到自然美的同時,也能躰會到詩人內心深処的憂傷。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