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寄師厚生女

生男衆所喜,生女衆所醜。 生男走四鄰,生女各張口。 男大守詩書,女大逐雞狗。 何時某氏郎,堂上拜媼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戲寄:以開玩笑的方式寄給(對方)。
  • 師厚:人名,具體信息可能要結合梅堯臣的生平交際等來進一步確定。
  • :這裏有不被看重、視爲不好的意思 。
  • 走四鄰:跑到周圍鄰居家去(報喜)。
  • 某氏郎:代指未來某個娶自家女兒的男子 。
  • 媼叟:媼(ǎo),老婦人;叟,老頭兒,這裏指孩子的父母。

翻譯

生男孩是大家都高興的事,生女孩卻被衆人覺得是不好的事 。生了男孩就會跑到四周鄰居家去報喜,生了女孩大家只是各自張張嘴(沒有特別的喜悅表示 )。男孩長大後專心研習詩書,女孩長大後只知道追逐雞狗之類 。什麼時候能有個好兒郎,來到堂上向一對老夫妻行禮(指女兒找到好歸宿,女婿上門拜見岳父岳母 )。

賞析

這首詩用樸素直白的語言,尖銳地揭示了當時社會普遍存在的重男輕女現象。詩的前幾句通過「生男」和「生女」所引發的不同反應的對比,如「生男走四鄰,生女各張口」,鮮明地展現出這種陳舊觀念下人們行爲態度上的巨大差異。「男大守詩書,女大逐雞狗」進一步闡述了男女成長路徑上被傳統賦予的不同設定,對女子成長被限制於瑣碎平淡生活進行了描述,流露出詩人對這種不公平現象的不滿。最後一句「何時某氏郎,堂上拜媼叟」則從對現實現象的描述轉向對女兒未來找到好歸宿的期待,帶有一種詼諧又無奈的情感,整體詩歌以一種看似輕鬆玩笑的口吻,對重男輕女這一社會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含蓄的批判 。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