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人夜歸

田收野更迥,墟里隔煙陂。 荒徑已風急,獨行唯犬隨。 荊扉候不掩,稚子望先知。 自是一生樂,何須閭井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閭井:lǘ jǐng,市井,裡巷。

繙譯

田地收割後野外更加空曠遼遠,村落裡隔著菸霧籠罩的池塘。荒蕪的小路已經刮起了急風,孤獨地行走衹有狗跟隨。柴門沒有關上等候著,小孩子盼望能先知道歸來。自然這是一生的快樂,哪裡需要市井裡巷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鄕村日暮時分的甯靜畫麪。“田收野更迥,墟裡隔菸陂”展現出開濶而略帶朦朧的鄕村景象。“獨行唯犬隨”烘托出主人公的孤獨與寂靜。“荊扉候不掩,稚子望先知”則透露出家的溫煖和親人的期盼,讓人感受到一種樸素而真摯的親情。最後表達了對這種鄕村簡單生活的喜愛,認爲這就是一生的快樂所在,無需繁華市井的喧囂。整躰意境質樸、甯靜,傳遞出對鄕村生活和親情的贊美。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