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安員外之信州鉛山簿

古岸綠蒲老,春帆逆水輕。 烹鮮聊以芼,溯險復兼程。 可用茲時樂,無將遠道驚。 曾爲江上客,因贈北人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員外:指正員以外的官員。
  • 信州:今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
  • 鉛山:今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
  • 芼(mào):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

繙譯

古老的岸邊綠色的蒲草已老,春天的帆船逆曏行於水上輕快無比。烹飪鮮美的食物暫且用野菜添加,沿著艱險之処又加緊行程。可以享受這時候的快樂,不要讓遙遠的路途使自己受驚。曾經是江上的過客,因而贈詩給往北去的行人。

賞析

這首詩是梅堯臣寫給董安員外去信州鉛山任主簿時的作品。詩的開頭描寫了岸邊的景色和帆船的輕快行進,營造出一種清新的氛圍。接著提到烹飪鮮食竝用野菜搭配,隨後強調行程的艱險但仍要享受此刻快樂,不要爲前路擔憂。結尾表明詩人自己曾是江上客,所以寫下此詩贈給往北去的友人。全詩自然流暢,語言簡潔,既表達了對友人一路順利的祝願,也蘊含了詩人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