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蒙:《易經》六十四卦中第四卦。
- 三德:三種品德。
- 六爻(yáo):《易經》中組成卦的符號。
- 申棖(chéng):孔子的弟子。
翻譯
請說說那山下流出泉水的蒙卦,對矇昧進行教養向來有聖人的功績。三種品德知道仁並非喜好勇猛,六爻顯示危險而停止在於把握恰當的時候。申棖有私慾那剛正何在,曾子沒有仁德那堅毅也不宏大。用果齋的名字兼含衆多品德,努力去做纔會看到古人的風範。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以果齋展開,通過引用《易經》的蒙卦以及一些古代人物,如申棖、曾子等,探討了品德與修養的重要性。強調了只有通過實際行動去踐行各種品德,才能真正體現古人所崇尚的風範。詩中運用了一些典故和哲學概念,增加了詩歌的深度和內涵,表現出作者對道德和修行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曹彥約
曹彥約,南宋大臣。字簡甫,號昌谷,南康軍都昌(今屬江西)人。淳熙八年進士。曾從朱熹講學,後受人之召,負責漢陽軍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漢陽軍。後累官寶謨閣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爲湖南轉運判官,鎮壓郴州(今湖南郴縣)瑤民起義,後任利州路(今屬陝西)轉運判官兼知利州,發漕司儲糧減價糶與饑民、通商蠲稅,並論兵柄財權並列之弊。寶慶元年,擢爲兵部侍郎,遷禮部侍郎,不久又授爲兵部尚書,力辭不拜,後以華文閣學士致仕,卒諡“文簡”。
► 3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