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如晦宰吳江
吳江田有粳,粳香舂作雪。
吳江下有鱸,鱸肥膾堪切。
炊粳調橙齏,飽食不爲餮。
月從洞庭來,光映寒湖凸。
長橋坐虹背,衣溼霜未結。
四顧無纖雲,魚跳明鏡裂。
誰能與子同,去若秋鷹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粳 (jīng):一種黏性較強的稻米,這裏指吳江特產的稻米。
- 粳香:稻米的香味。
- 舂 (chōng):用杵或臼搗碎穀物。
- 膾堪切:切得細的魚片,形容鱸魚肉質鮮美。
- 橙齏(jī):橙子的汁液和醃菜,這裏指調味品。
- 餮(tìe):古代指貪吃的人,這裏用來形容吃得滿足但不奢侈。
-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這裏是泛指。
- 虹背:彩虹的倒影,形容長橋映在水中的美景。
- 霜未結:霜尚未凝結,形容夜晚的清涼。
- 纖雲:一絲雲彩。
- 魚跳明鏡裂:魚兒躍出水面,如同打破明亮的鏡子,形容湖面的寧靜。
翻譯
吳江的田裏種着優質稻米,稻米的香氣研磨成雪白的米漿。江中游弋着肥美的鱸魚,新鮮的魚片切得恰到好處。烹飪時加入橙子的酸味,即使吃得飽也顯得不貪食。月光從洞庭湖灑來,照亮寒冷的湖面,使它更顯突出。我們坐在長橋上,背後是彩虹般的倒影,衣服都被露水打溼,但霜還未凝結。四周沒有一絲雲彩,魚兒躍出水面,如同明亮的鏡子破裂。誰還能像這樣,與你一同離去,就像秋天的鷹展翅疾飛。
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友人裴如晦赴任吳江爲背景,通過描繪吳江的稻米、鱸魚、月色和自然景色,展現了江南水鄉的豐饒與美麗。詩人以「粳香」、「膾堪切」等細節,表達了對朋友即將享受的地方的讚美,同時也寓含了對友人的祝福。月光、長橋、魚躍等畫面,構成了一幅寧靜而生動的畫卷,展示了友情的深厚和對離別的不捨。結尾處的比喻「去若秋鷹掣」,既表達了對友人才情的讚美,也寄寓了對友人前程的期許,寓意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