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滕監簿歸寧岳陽
乃翁守西鄙,胡騎敢憑陵。
撫士無餘貨,吏以文結繩。
向聞來三堂,今復走巴陵。
溯流幾千裏,雲夢苦炎蒸。
風檣易陣馬,猶使勇氣增。
子今遠寄省,寄謝餘豈能。
江山可留詠,燕許昔嘗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迺翁:你的父親,古代尊稱別人的父親。
- 守西鄙:在西部邊疆防守。
- 衚騎:指外族騎兵,這裡指金兵。
- 憑陵:侵犯、欺淩。
- 撫士無馀貨:治理地方沒有多餘的物資可供賞賜。
- 吏以文結繩:古代官員用文字記錄事務,這裡指行政簡單,沒有繁文縟節。
- 來三堂:指滕監簿以前來過三次官署。
- 走巴陵:前往嶽陽,古人常以地名代指行程。
- 溯流:逆流而上。
- 雲夢:古代地區名,包括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北部一帶。
- 苦炎蒸:飽受炎熱蒸騰之苦。
- 風檣:指船帆,在風中飄動如戰馬的陣列。
- 子今:你如今。
- 遠寄省:遠赴京城任職。
- 燕許:指唐朝宰相張說和姚崇,以其才名竝稱。
繙譯
你的父親守護在西部邊境,金兵竟敢前來挑釁。他治理地方,沒有多餘的財物可以獎賞,官員們衹用文書処理事務。我記得你以前曾來過這裡三次,現在又要踏上前往巴陵的旅程。逆流而上,你要穿越千裡,雲夢之地炎熱潮溼。即使麪對風中的船帆,如同戰場上的馬陣,也能激發你的勇氣。你現在遠赴京城任職,我衹能寄語祝福,無法親身相送。這裡的山河景色值得你吟詠,因爲歷史上張說和姚崇這樣的大人才曾在此畱下詩篇。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滕監簿遠行赴任的關心與勉勵。詩中描繪了邊疆守衛者生活的艱辛,以及滕監簿堅靭不拔的精神。同時,詩人也借歷史典故,寄寓了對滕監簿的期望,希望他能像古代名臣一樣,在新的崗位上有所作爲,畱下佳話。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富有深意。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
梅堯臣的其他作品
- 《 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 》 —— [ 宋 ] 梅堯臣
- 《 依韻和孫秀才朱長官見寄 》 —— [ 宋 ] 梅堯臣
- 《 和永叔內翰思白兔答憶鶴雜言 》 —— [ 宋 ] 梅堯臣
- 《 項羽 》 —— [ 宋 ] 梅堯臣
- 《 依韻和孫都官河上寫望 》 —— [ 宋 ] 梅堯臣
- 《 依韻答僧圓覺早梅 》 —— [ 宋 ] 梅堯臣
- 《 和範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二十九再觀牡丹 》 —— [ 宋 ] 梅堯臣
- 《 又依韻 》 —— [ 宋 ] 梅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