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疏示祖擇之盧氏石詩和之

袁州太守蓬山客,來過盧家尋怪石。 盧家百物今已空,唯石難移留舊跡。 埋沒尚存三四分,雨淋日炙如皴皵。 太守惻然呼健兒,荷鋤秉鍤爭來役。 健兒掘土不爲堅,旋旋剜沙見圭隙。 漸奇漸異人忘勞,更索更深知幾尺。 瘦峯削出嵩華骨,虛竅鑿破蛟螭額。 千指曳繩車四輪,擊鼓助力歸東陌。 東陌東頭湖水傍,黃泥洗盡何蒼碧。 故宅愈冷東湖喧,貴賤競觀無礙隔。 太守自憐堅直心,愛少憎多屢遭謫。 南至蒼梧及桂林,名山遍訪無窮僻。 所宜厭慣不入眼,向此歌吟尤愛惜。 我思永叔滁陽時,大誇古翠菱溪獲。 作詩遠寄予與蘇,高唱相隨無節拍。 今知賢人趣向同,玩好託情亡俗格。 建康從事胡公疏,一見詫君如李白。 雄才落筆瀉天河,綴韻孤清仍險窄。 入探虎穴誰爲難,辭通造化方能敵。 殿後吾雖膽力強,獨鞭疲馬終無益。
拼音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