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永叔澄心堂紙答劉原甫

退之昔負天下才,掃掩衆說猶除埃。 張籍盧仝鬥新怪,最稱東野爲奇瑰。 當時辭人固不少,漫費紙札磨松煤。 歐陽今與韓相似,海水浩浩山嵬嵬。 石君蘇君比盧籍,以我擬郊嗟困摧。 公之此心實扶助,更後有力誰論哉。 禁林晚入接俊彥,一出古紙還相哀。 曼卿子美人不識,昔嘗吟唱同樽罍。 因之作詩答原甫,文字駚穩如刀裁。 怪其有紙不寄我,如此出語亦善詼。 往年公贈兩大軸,於今愛惜不輒開。 是時有詩述本末,值公再入居蘭臺。 崇文庫書作總目,未暇綴韻酬草萊。 前者京師競分買,罄竭舊府歸鄒枚。 自慚把筆粗成字,安可遠與鐘王陪。 文墨高妙公第一,宜用此紙傳將來。
拼音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