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歙州寄紙三百番石硯一枚
永叔新詩笑原父,不將澄心紙寄予。
澄心紙出新安郡,臘月敲冰滑有餘。
潘侯不獨能致紙,羅紋細硯鐫龍尾。
墨花磨碧涵鼠須,玉方舞盤蛇與虺。
其紙如彼硯如此,窮儒有之應瞰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歙州:shè zhōu,今安徽省黃山市歙縣。
- 澄心紙:一種紙名。
- 鐫:juān,雕刻。
- 龍尾:這裏指硯臺的一種裝飾樣式。
- 墨花:墨汁在硯中形成的花樣。
- 涵:包含。
- 鼠須:這裏指鼠須筆。
- 玉方:指硯臺。
- 蛇與虺:huǐ,一種毒蛇。
翻譯
永叔(歐陽修)的新詩取笑原父,不把澄心紙寄給他。澄心紙出自新安郡(歙州),臘月敲冰時非常滑溜還有餘。潘侯不但能弄到紙,還有羅紋細紋的硯臺雕刻着龍尾。墨汁在硯中如花樣般磨開包含着鼠須筆,玉製的硯臺像舞盤的蛇和虺。那紙像那樣而這硯臺如此,貧窮的儒士能擁有應該會讓鬼都驚羨。
賞析
這首詩主要描述了潘歙州寄來的紙和石硯。先提到歐陽修不寄澄心紙的事,突出這紙的特別。然後具體描繪了澄心紙的來源和特點,以及潘侯所寄來的羅紋細硯的精美,包括硯上的雕刻和墨在其中呈現的狀態等。詩中通過對紙和硯的細緻刻畫,展現了這些文房用品的珍貴與獨特。同時也傳達出一種對美好物品的欣賞和讚歎,以及文人之間對紙墨等雅物的關注和交流。最後說窮儒若有這些應會令鬼驚羨,有點誇張詼諧地突出了其珍稀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