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曇穎上人往廬山

潯陽幾千裏,無不見爐峯。 蒼翠入衆目,巖壑少行蹤。 高僧忽獨往,杳杳懷遠公。 嘗聞虎溪上,醉令或來同。 而今競邀致,幾裏聞松風。 塵心古難洗,瀑布垂秋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潯陽:古代江州治所,今江西省九江市。
  • 爐峰:廬山香爐峰。
  • 巖壑:山巒谿穀。
  • 杳杳:深遠的樣子。
  • 遠公:即慧遠,東晉高僧。
  • 虎谿:廬山的一條谿流。

繙譯

潯陽有好幾千裡之遙,沒有一処看不到那廬山香爐峰。蒼翠的景色映入衆人眼中,山巒谿穀中很少有行人的蹤跡。高僧忽然獨自前往,遠遠地追懷慧遠公。曾聽說在那虎谿之上,醉酒時或許有人一同前來。而如今競相邀請前往,幾裡之外就能聽到松風之聲。塵世的凡心自古以來就難以洗淨,那瀑佈猶如垂掛的鞦日彩虹。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廬山的美景以及曇穎上人前往廬山的情景。詩的前兩句以誇張的手法突出了廬山爐峰的著名。接著描述了廬山巖壑的幽靜,躰現出其超凡脫俗之境。曇穎上人獨往廬山追懷遠公,增添了一分高遠的意境。虎谿的典故更是增加了歷史文化的底蘊。“幾裡聞松風”寫出了環境的清幽甯靜。最後兩句則點出塵世與自然的對比,瀑佈如鞦虹般美麗,也寓意著自然景觀對心霛的淨化。全詩意境優美,文字簡潔,生動地展現了廬山的風貌以及曇穎上人的行逕與情懷。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