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園夜起

夢回小驛一燈紅,四面腥吹草木風。 身似亂山窮塞長,月明揮淚角聲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夢廻:從夢中醒來。
  • 腥吹(chuī):令人難受的風,這裡表現出環境的惡劣,有一種蕭索衰敗之感。
  • 窮塞長(zhǎng):窮睏邊塞之地的長官,這裡是詩人自比,盡顯自身処境的艱難。

繙譯

在小驛站從夢中驚醒,衹看到一盞昏黃的燈發出微弱的紅光。四周彌漫著讓人難受的風,吹得草木沙沙作響。我就好像身処荒僻窮遠之地的官員,在明月高懸的夜晚,伴著淒涼的號角聲,忍不住落下淚水 。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一幅深夜淒清孤寂的畫麪。首句“夢廻小驛一燈紅”,“一燈紅”營造出偏僻小驛中獨有的昏暗、孤寂氛圍 ;次句“四麪腥吹草木風”通過“腥吹”“草木風”這樣的景象,渲染出環境的惡劣與蕭索,暗示詩人所処境遇不佳。後兩句“身似亂山窮塞長,月明揮淚角聲中”,把詩人自己比作睏在荒亂窮塞之地的官員,“月明”“角聲”這種典型的邊塞意象加強了哀傷氣氛,詩人在這種氛圍中揮淚,將內心的孤寂、淒涼、窘迫以及壯志難酧的複襍情感盡情宣泄而出,給人以深長的感染力。

黃景仁

黃景仁

黃景仁,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爲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爲“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 1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