淸明後七日雨中宿浮槎寺階下紫牡丹一本開盛有二百餘頭笥河夫子作歌命和其韻

高倌得句夢子瞻,石泉淙淙楡火炎。 身遊一徹未來境,看花更使遊心饜。 虛涼佛地盡諸相,恍見天女空中拈。 一百六日過雖瞥,七十九朵誰先占。 桐風吹雨雲暗牖,眼界燦若初陽暹。 山深地古春力厚,芳菲疇識先時覘。 野禽銜瓣著佛頂,長蚑結網攀茅簷。 不愛傖父肩上擔,時怯樵子腰間鐮。 怪渠骨相匪枯稿,所置身處何其廉。 問花毋乃太自苦,良久不語花口箝。 花如道我代花答,託根有土百不嫌。 魏家千葉本冠世,苦被俗論相髡鉗。 有心終是恥王後,遺世獨立逃詖儉。 非花我已得花意,卻笑積習徒沾黏。 慈恩深院古所賞,顔色豈肯長淪淹。 解畱光豔照我輩,眞識遠勝千夫兼。 臨風顧影若意氣,爲見學士拈髭髥。 三章倏似大篇易,魂攝筆底花懨懨。 藉令相見稍前後,空山韻事誰能添。 深龕彌勒亦莞爾,笑我小綴言詹詹。 夜分花睡我亦睡,切勿放下蘆花簾。
拼音
黃景仁

黃景仁

黃景仁,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爲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爲“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 1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