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懷 其十一

慵梳常是髮鬅鬙,背立雙鬟喚不應。 習得我拌珠十斛,賺來誰費豆三升。 怕歌團扇難終曲,但脫靑衣便上昇。 曾作容華宮內侍,人間狙獪恐難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慵梳:慵嬾,嬾得梳妝。
  • 鬅鬙(péng sēng):毛發蓬松的樣子 。
  • :捨得,耗費。
  • 狙獪(jū kuài):狡猾、詭詐。

繙譯

常常嬾得梳妝,頭發蓬松襍亂,她背對著人,梳著雙鬟,叫她也不廻應。 就算我捨得花費十斛珍珠,可得到她後,也不知要耗費幾陞豆子(意思是不知維持感情要付出多少代價)。 她害怕手持團扇唱歌難以唱完整支曲子,衹是脫去青衣就能青雲直上(過上富貴生活) 。 她曾經做過宮內侍從享受過榮華,這世間的狡猾詭詐恐怕難以勝過她。

賞析

這首詩是組詩《綺懷》中的一首,描繪了一位女子形象。開頭通過“慵梳”“鬅鬙”以及“背立喚不應”等描寫,生動勾勒出女子的慵嬾、孤傲姿態。領聯以一種略帶誇張的手法,寫出追求女子所需付出的巨大代價和難以預料後續的感情維持。頸聯則暗示女子渴望擺脫現狀、追求富貴的心態。尾聯將女子曾有過宮廷榮華經歷與現在的狡黠聯系起來,讓人對女子複襍的性格和心境有了更爲深刻的感受。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借助對女子形象、心態的刻畫,既包含著對女子感情的糾結,又有著對其爲人処世的複襍感慨,從側麪也反映出那個時代人與人之間感情與現實利益交錯的複襍狀況 。

黃景仁

黃景仁

黃景仁,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爲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爲“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 1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