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荻港二首 其二

· 王質
野火參差度暗光,蕭蕭蒲稗自生涼。 夜深雲上無星斗,古樹陰沈覺許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野火:在野外燃燒的火。
  • 參差(cēn cī):長短、高低不齊的樣子。
  • 蕭蕭:形容風吹草木的聲音。
  • 蒲稗(bài):蒲草與稗草。泛指水草。
  • 陰沈(shěn):同「陰沉」,此處指古樹的影子深厚陰暗。
  • 覺許長:感覺相當長。「覺」,感覺;「許」,表示程度,相當於「這樣」「如此」「相當」。

翻譯

野外的火苗參差不齊地閃爍着微弱的光,蕭蕭作響的蒲草和稗草自行生出陣陣涼意。夜已經很深了,雲層之上沒有星星閃爍,古老樹木的濃重陰影感覺長得不得了 。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又略帶神祕的荻港夜景圖。開篇「野火參差度暗光」,以「野火」「暗光」這類意象,營造出一種暗淡朦朧的氛圍,「參差」增添了畫面的不規則感與真實感。「蕭蕭蒲稗自生涼」,通過描寫蒲稗在夜風中發出的蕭蕭聲及帶來的涼意,進一步渲染了清冷落寞的氛圍,「自生涼」三個字,賦予自然景象以獨特的情感溫度。後兩句「夜深雲上無星斗,古樹陰沈覺許長」,將視角從近景拉到遠景和整體環境,深夜沒有星斗的天空,沉重壓抑;而古老樹木那深長的陰影,更強化了幽森神祕之感。整首詩短短四句,詩人通過對荻港夜晚自然景象細緻入微的描寫,不着一個情字,卻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一種在清幽孤寂環境中引發的複雜情感,其意境營造十分精妙,展現了詩人頗高的寫景傳情能力 。

王質

王質,字景文,號雪山,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寓居興國軍(今湖北陽新縣)。南宋高宗、孝宗時期著名經學家、詩人、文學家。 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出生。靖康之變後,遷徙興國(今湖北陽新),二十三歲時遊太學,與張孝祥父子有往來,與九江王阮齊名,王阮說:“聽景文論古,如讀酈道元《水經》,名川支川,貫穿周匝,無有間斷”。紹興三十年(公元1160年)進士,張浚聘爲幕僚。虞允文聘爲幕屬。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入京爲太學正。博通經史,著《樸論》五十卷、《西征叢紀》、《雪山集》四十卷等。淳熙十六年卒。 ► 4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