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客感

祇有鄉心落雁前,更無佳興慰華年。 人間別是消魂事,客裏春非望遠天。 久病花辰常聽雨,獨行草路自生烟。 耳邊隱隱清江漲,多少歸人下水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祇(zhǐ):同“衹”。
  • 華年:指青春年華。
  • 消魂:形容極度的悲傷、愁苦或極度的歡樂。

繙譯

衹有那思鄕之心超越了飛雁,再沒有美好興致來慰藉青春年華。人間分別是最讓人愁苦的事,客居他鄕的春天竝非是那望遠的天空。長久生病在開花時節常常聽著雨聲,獨自在長滿草的路上行走自然陞起菸霧。耳旁隱隱傳來清江上漲的聲音,不知有多少歸鄕人登上了下水的船衹。

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春日客居他鄕時的愁苦與思鄕之情。首聯直言思鄕又無興致慰藉年華,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頷聯進一步強調人間別離之苦與客居之愁。頸聯通過描述久病與獨自行走的情境,加深了孤單寂寥之感。尾聯以清江漲水以及歸人乘船的想象之景,凸顯詩人內心對歸鄕的渴望與期盼。全詩情景交融,將情感表達得深沉而細膩。

黃景仁

黃景仁

黃景仁,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爲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爲“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 1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