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房并蒂莲

醉凝眸。 是楚天秋晓,湘岸云收。 草绿兰红,浅浅小汀洲。 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 望去帆,一片孤光,棹声伊轧橹声柔。 愁窥汴堤翠柳,曾舞送当时,锦缆龙舟。 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迷楼。 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 正朗吟,不觉回桡,水花枫叶两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房並蒂蓮:詞牌名。
  • 楚天:古時長江中下游一帶屬楚國,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
  • 湘岸:湘江岸邊。
  • 芰(jì)荷:指菱葉與荷葉。
  • 伊軋:象聲詞,搖櫓聲。
  • 汴堤:隋煬帝開汴河,兩岸築堤種柳。
  • 錦纜龍舟:指隋煬帝乘龍舟遊江都事。錦纜,用華麗彩絲編織成的船纜。
  • 傾國:形容女子極其美麗,這裏指隋煬帝的嬪妃。
  • 迷樓:隋煬帝所建的宮室,千門萬戶,迴環四合,人入其中往往迷路,因稱迷樓。
  • 三十六宮:形容宮殿衆多,這裏借指隋煬帝的衆多宮室。
  • 回橈(ráo):掉轉船頭。橈,船槳,這裏代指船。

翻譯

沉醉中凝神注目。此時正是南方秋天的清晨,湘江岸邊雲霧剛剛消散。小草碧綠、蘭花嫣紅,眼前是一片小小的汀洲。在菱葉和荷葉的香氣裏,是那鴛鴦棲息的水浦。可恨那採菱的歌聲,驚起了睡夢中的沙鷗。望着遠去的船帆,只剩一抹孤獨的光影,船槳划動發出柔和的伊軋聲。 滿心憂愁地看着汴堤邊的翠柳,它們曾經在當年,隨着錦纜龍舟舞動送別。當年的宮殿裏,簇擁着美麗無雙的佳人,她們腰肢纖細、牙齒潔白,笑着倚靠在迷人的樓閣。如今,這一切都已消逝,只空留下太湖的月夜,也羞愧地不願照亮那衆多寂寞的宮室。我正在盡情地吟詩,不知不覺間已經掉轉船頭,船邊的水花、岸邊的楓葉都悠悠地流逝。

賞析

這首詞描繪的情景豐富而含蓄,意境悠然而傷感 。上闋側重寫景,描繪出一幅楚天秋曉的江上風光圖,有碧綠的小草、嫣紅的蘭花、散發着香氣的芰荷,還有驚飛的鷗鳥,動靜結合,描繪細膩,營造出一種清幽而略帶惆悵的氛圍。下闋則通過對汴堤翠柳等的描寫,憶及隋煬帝的奢靡往事,與眼前的衰敗冷落形成鮮明對比,抒發滄海桑田、繁華不再的深沉感慨。詞中既有對眼前自然景色的生動刻畫,又融入深沉的歷史感懷,借古傷今,韻味悠長,含蓄地表達出詞人對朝代興替、世事無常的悲涼心境 。

王沂孫

王沂孫

王沂孫,生卒年不詳,字聖與,又字詠道,號碧山,又號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號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大約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間,曾任慶元路(路治今寧波鄞州)學正。入元,其詞多詠物之作,間寓身世之感,意旨隱晦,著有《花外集》一卷,又名《玉笥山人詞集》,後人易名爲《碧山樂府》。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