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塔

高標涌出淮中流,日月沐浴波蕩浮。 百年衝突屹無恙,是何神力支撐畱。 木叉慧岸展身手,黃熊退舍蒼光愁。 低眉者誰坐泉底,葱嶺來經八千里。 日出國見摩尼光,揮灑楊枝得天喜。 咒驅神鬼菩提心,大千若會西來旨。 長安泗上皆偶然,香從何生臭何止。 塔成龍朔災建炎,再厄經此洪濤淹。 豈其慧照有明滅,和合四大功難兼。 相傳火時塔飛出,見是神僧杖頭物。 騰空絶迹亶有靈,此胡久置蛟鼉窟。 化城頓變苦海深,天魔乃現盤尖鶻。 人疑師智止挈甁,定中或被乖龍傾。 遂令淮泗失干土,恆河沙恐塡難平。 我識神通此其最,歷劫愈多成不壞。 占一撮土分眾悲,萬古迷中拓空界。 有時塔亦隨波流,眼底纔無一絲挂。
拼音
黃景仁

黃景仁

黃景仁,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爲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爲“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 1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