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令裕見寄之什
伯才不鼓琴,良爲知音撤。
淵明琴無絃,荆扉晝常閉。
吾道傳滄洲,初不待識別。
叔孫志諧俗,禮樂用綿蕝。
子陵持正論,阿諛腰領絕。
寧可負鑿方,枉尺未應屑。
郊居本寂寞,况乃生計拙。
食指日益繁,資用時告竭。
客至坐無氈,竊與鄭公埒。
天隨拾杞菊,焉能饜餔餟。
平生所厚人,過門或電掣。
嘗聞貴易交,一命已變節。
包苴既無魚,裋褐倦造謁。
闊遠故人書,誰復訪衰苶。
有燄手可炙,其如火不熱。
聞酸蚋必聚,其如醯不冽。
向來出肺肝,生死語虛設。
醇風恣澆漓,仁義從蕩滅。
江湖足相忘,何苦怨離別。
黄君忘年友,歲寒我輩列。
抗志忌詭隨,講究亦可悅。
高堂甘旨奉,敢以貧故闕。
姑從斆學半,俯首棲林樾。
近枉寄贈篇,用意尤清切。
似聞於易道,琅誦口不輟。
顧慙澤畔癯,韋編老披閲。
未達言外意,搔首漫卼臲。
三聖日星垂,牆仞靡容瞥。
動靜本自然,發明頼前哲。
屈伸相感觸,至理甚昭晰。
泰反復于隍,需順出自穴。
機緘默循環,勿用騰口說。
寒泉終可食,但貴井常渫。
正乏雙南金,報稱愧滅裂。
見許惠然來,諒不出良月。
莫學王子猷,興盡江天雪。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李呂
宋邵武軍光澤人,字濱老,一字東老,號澹軒。李純德子。幼學於從父李鬱。年四十棄科舉,縱覽百家,尤留意《通鑑》。孝宗淳熙六年見朱熹,遂爲講學之友。教人循循善誘。學甚富,尤深於《易》。有《周易義說》、《澹軒集》。
► 245篇诗文
李呂的其他作品
- 《 次蕪徽明諸公韻三首 其一 》 —— [ 宋 ] 李呂
- 《 題叢碧亭 》 —— [ 宋 ] 李呂
- 《 己亥出南康宮伯稱以詩贈行次韻三首 》 —— [ 宋 ] 李呂
- 《 古意 》 —— [ 宋 ] 李呂
- 《 歸自南康寄懷朱使君 》 —— [ 宋 ] 李呂
- 《 適見諸公詠梅之什因用其韻率作者同賦 》 —— [ 宋 ] 李呂
- 《 家有含笑花開因成三首 》 —— [ 宋 ] 李呂
- 《 次涪陵遊北巖寺伊川謫居嘗傳易於此有鉤深堂魯直名且書之故寺有四賢像伊川魯直康節尹和靖 》 —— [ 宋 ] 李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