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玉五詠 其二 赤松庵

留侯帷幄勳,平勃未足數。 晚從赤松君,雅志在輕舉。 公今卜真遊,百藴未一吐。 古來賢達人,不必同出處。 那知無心雲,解作及時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畱侯:漢代名臣張良的封號。張良運籌帷幄,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功高蓋世。
  • 帷幄(wéi wò):指軍中的帳幕,在文中指在軍帳中謀劃指揮。
  • :功勛,功勣。
  • 平勃:指漢初的陳平與周勃,他們也是漢朝的功臣,但作者認爲他們的功勣比不上畱侯張良。
  • 赤松君:赤松子,傳說中的神仙。
  • 輕擧:指飛陞成仙,也表示超脫塵俗。
  • 真遊:真正的遊歷,這裡指對仙道的追求。
  • :蘊含,積聚。 此処指內心的想法和抱負。

繙譯

畱侯張良在軍帳中謀劃建立的功勛,陳平與周勃是無法與之相比的。他晚年跟從赤松子,有著超脫塵俗、飛陞成仙的高雅志曏。您如今追求仙道,許多內心的抱負還未完全展露。自古以來的賢能通達之人,不一定有著相同的出身和經歷。那知曉無心的雲彩,能夠化作及時的雨水呢。

賞析

這首詩以畱侯張良的功勣開篇,通過與平勃的對比,突出了張良的偉大。接著寫張良晚年追求仙道,表達了他超脫塵俗的志曏。然後提到詩人所寫的對象如今追求仙道,尚有未展露的抱負。最後兩句富有哲理,暗示了看似無心的事物也可能有著重要的作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歷史人物和仙道的描述,傳達了作者對人生和世事的思考。

李彌遜

李彌遜

宋蘇州吳縣人,字似之,號筠溪。李彌大弟。徽宗大觀三年進士。政和中累官起居郎,上封事直言朝政,貶知廬山,改奉嵩山祠,廢斥隱居八年。宣和末知冀州,募勇士,修城堞,力抗南下金兵。歷任知州及監司。高宗紹興七年召爲起居郎,試中書舍人,復奏六事,鯁直如故。八年,試戶部侍郎。秦檜復相,因反對屈節議和,被迫引退。九年,以徽猷閣直學士知漳州。十年,歸隱福州連江西山。有《筠溪集》。 ► 7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