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伯時畫嚴子陵釣灘

平生久要劉文叔,不肯爲渠作三公。 能令漢家重九鼎,桐江波上一絲風。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久要(yāo):舊約,舊交。這裏指嚴子陵與劉秀早有交情。
  • 劉文叔:劉秀的字。劉秀後來成爲東漢開國皇帝。
  • :他,這裏指劉秀 。
  • 三公:輔助國君掌握軍政大權的最高官員,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爲三公,是極爲顯要的官職。
  • 九鼎:象徵國家政權,這裏指漢朝的天下。
  • 一絲風:指嚴子陵在桐江垂釣時釣絲上吹拂的風,代指嚴子陵淡泊的處世態度。

翻譯

嚴子陵一生和劉秀有深厚舊交,卻不肯爲劉秀去做那地位尊崇的三公。然而他憑藉自身的高尚品格,能讓漢家的天下被人更加看重,而他自己則在桐江的碧波之上,享受那清風伴着釣絲的悠然生活 。

賞析

這首詩讚頌了嚴子陵不慕榮華、淡泊名利的品質。首句點明嚴子陵與劉秀的深厚交情,爲後文他拒絕高官厚祿做鋪墊。「不肯爲渠作三公」直接體現出嚴子陵面對權勢誘惑時不爲所動的堅定態度。第三句「能令漢家重九鼎」巧妙地從側面描寫嚴子陵的行爲對漢朝統治意義重大。他的高風亮節讓漢朝的天下在世人心中更具份量與尊嚴。尾句用「桐江波上一絲風」這一充滿詩意的畫面作結,描繪出嚴子陵隱居於桐江,在大自然中悠然垂釣的情景,生動而形象地表現出嚴子陵遠離塵世喧囂,追求自在、淡泊的生活境界 ,給人以高潔、超脫之感,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嚴子陵超脫品格的傾慕與讚美。整首詩簡潔明快,用詞精妙,在短短四句之中,通過對嚴子陵事蹟的描寫,展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與高尚的精神境界。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