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房戲題
長瓶舉我充自代,短檠留人爲莫逆。
醉鄉無日不瓜時,書囿何朝無菜色。
欲從舉者便彈冠,回顧石交難割席。
子墨客卿善運籌,更問渠儂決去留。
墨卿轉問子虛子,欲說還忘一笑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齋房:僧道或讀書人的靜室。
- 長瓶:大瓶子,可能是指酒壺。
- 自代:自我替代,此處指飲酒。
- 短檠(qíng):小燈臺,古人常用來照明讀書。
- 莫逆:好朋友,親密無間。
- 醉鄉:借指飲酒的樂趣。
- 瓜時:指夏天,古人以瓜熟爲夏至。
- 書囿:書房,這裏比喻讀書生活。
- 菜色:形容清貧的生活狀態,也指臉色憔悴。
- 舉者:指被選拔的人,這裏可能指科舉考試中的考生。
- 彈冠:準備做官,古人有「彈冠相慶」的說法。
- 石交:指情誼深厚如石,不易改變的朋友。
- 割席:典故,表示斷絕關係,意指與朋友關係密切,難以分開。
- 墨卿:古代對幕僚或官員的尊稱。
- 子墨客卿:可能是作者戲稱自己或友人爲幕僚。
- 渠儂:方言,他,指代前面提到的「舉者」或「子墨客卿」。
- 子虛子:虛構的人物,可能也是作者或友人之間的玩笑稱呼。
翻譯
在齋房裏,我舉起大酒壺自娛自樂,就像代替了自己的角色;小燈臺陪伴着我,彷彿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每天都沉醉在酒的快樂中,彷彿沒有哪一天不是夏天;書房裏雖然清貧,但每天都有書陪伴,生活並不單調。我想着如果有機會出仕,就準備好了接受新的挑戰;回頭看看那些像石頭一樣堅固的友誼,卻難以割捨。你這個子墨客卿,擅長籌劃一切,問問你,那個被選中的人是去是留,該由誰來決定。你又轉而問我,子虛子,似乎想說什麼卻又止住笑,這樣的對話充滿了趣味。
賞析
這首詩是楊萬里在齋房中戲謔之作,通過酒壺、燈臺等日常物象,表達了詩人閒適自得的生活態度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人以「醉鄉」、「書囿」寓言自己的生活,既有對飲酒生活的熱愛,也有對知識追求的堅守。同時,通過「石交」、「子墨客卿」等形象,展現了詩人與朋友們深厚的友誼,以及對仕途的微妙態度。詩中充滿了輕鬆幽默的氣氛,體現了楊萬里詩歌的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