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小兒戲打春牛

小兒著鞭鞭土牛,學翁打春先打頭。 黃牛黃蹄白雙角,牧童綠蓑笠青箬。 今年土脈應雨膏,去年不似今年樂。 兒聞年登喜不飢,牛聞年登愁不肥。 麥穗即看雲作帚,稻米亦復珠盈鬥。 大田耕盡卻耕山,黃牛從此何時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蓑笠:用草或棕制成的雨衣和帽子。
  • (ruò):一種竹子,葉大而寬,可編竹笠,又可用來包粽子。

繙譯

小孩子持著鞭子鞭打土做的牛,學著老人打春先打牛頭。黃牛黃色的蹄子白色的雙角,牧童穿著綠色的蓑衣戴著青色的竹笠。今年土地的脈絡應該有雨水滋潤,去年不像今年這樣歡樂。孩子聽說豐收年就高興不會飢餓,牛聽說豐收年就發愁不能長肥。麥穗馬上就會像雲朵做出的掃帚,稻米也會像珍珠一樣盈滿鬭。大片的田地耕種完了還要去耕種山地,黃牛從這時候起什麽時候能閑下來呢。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小兒戯打春牛的場景,充滿了生活氣息和童趣。詩中通過對黃牛、牧童以及他們的裝扮的描寫,展現了鄕村生活的畫麪。同時通過對比去年和今年,表達了對今年雨水豐沛、豐收在望的喜悅之情。最後描述了豐收的景象,以及黃牛不停勞作的狀態,側麪反映出勞動的辛勤。整躰語言通俗,節奏明快,將鄕村生活的美好與歡樂展現得淋漓盡致。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