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再次韻:依照他人詩詞的韻腳再次和詩。
- 蘇耽:傳說中的仙人。郴州蘇仙嶺有蘇耽成仙的傳說。蘇耽(sū dān)
- 桑柘(zhè) :桑木與柘木。在詩中代指田園。
- 騏驎(qí lín) :即麒麟,一種瑞獸。這裏用以比喻有才能抱負的人。
- 憎人:忌恨他人。
- 確論:正確恰當的言論。
- 自聖顛:自認爲高明到了癲狂的地步。這裏批評一些儒生自命不凡、固執己見。
翻譯
可以想象好似與蘇耽一起攜手同行的仙人生活場景,青山之間桑柘樹在寒冷的煙霧中若隱若現。那麒麟剛生下來就心懷馳騁千里的志向,而虎豹忌恨賢能之人而嚮往九天。我深知風雨再大雞依然會按時報曉,雪霜的高潔怎會與菌類去爭長短。什麼時候能與你擺開酒席坦誠地傾談,治療那些自命不凡的儒生的癲狂病呢 。
賞析
這首詩蘊含着豐富的情感與深刻的寓意。詩歌開篇描繪出一幅仙人般悠然的畫面,營造出寧靜且帶着神祕色彩的意境,由此引出對人生態度和志向的思考。以「騏驎墮地思千里」抒發對於自身遠大理想的追求;用「虎豹憎人上九天」隱晦地表達了社會上一些惡勢力對賢能者的嫉妒與排擠。「風雨極知雞自曉,雪霜寧與菌爭年」用對比手法鮮明地體現出堅定的信念與高尚的品質,不會受外界惡劣環境的影響。最後兩句迴歸到與蘇轍的情誼上,希望能有機會與子由把酒傾談,一起批判那些自命不凡的儒生。整首詩既有對人生理想的抒發,又有對現實中惡意的批判,同時充滿對友人的真摯情感,情感真摯深沉,語句富有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