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柳通叟問舍求田

少日心期轉謬悠,蛾眉見妒且障羞。 但令有婦如康子,安用生兒似仲謀。 橫笛牛羊歸晚徑,捲簾瓜芋熟西疇。 功名可致猶回首,何況功名不可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舊時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謬悠:虛空悠遠,引申爲荒誕無稽。
  • 蛾眉:蠶蛾觸鬚細長而彎曲,因以比喻女子美麗的眉毛,後常代指美女。
  • 康子:指衛康叔,周武王同母少弟,是衛國的第一代國君。
  • 仲謀:即孫權,字仲謀。

翻譯

年少時的心願已變得荒誕無稽,被美女嫉妒就暫且遮住羞慚。只要讓妻子如同衛康叔那樣,哪裏用得着生子如同孫權那樣。橫着笛子驅趕牛羊在傍晚的小路歸去,捲起簾子瓜和芋頭在西邊的田地成熟。功名能夠獲得還是會回頭看,更何況是功名不能求得。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一種淡泊功名、追求自在生活的態度。詩中以輕鬆的口吻說年少的期望變得不切實際,不必追求像孫權那樣的成就,只要有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就好,如妻子賢惠,田園有收穫,牛羊歸徑。即便功名可得,詩人也覺得不如這種自在生活重要,更別提那些無法求得的功名了。語言質樸且富有韻味,體現了詩人對人生價值的獨特思考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