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雨
雲興惠山頂,雨放太湖腳。
初愁望中遠,忽在頭上落。
白羽障烏巾,衣袖已沾渥。
歸來看檐溜,如瀉萬仞壑。
霆裂大瑤甕,電縈溼銀索。
須臾水平階,花塢失半角。
定知秧疇滿,想見田父樂。
向來春夏交,旱氣亦太虐。
山川已遍走,雲物竟索寞。
雙鬢愁得白,兩膝拜將剝。
早知有今雨,老懷枉作惡。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雲興:雲彩興起。
- 惠山頂:惠山頂是指惠山的山頂,惠山在江蘇無錫。
- 雨放:雨降落在。
- 太湖腳:太湖邊,將太湖周邊比作太湖的「腳」 。
- 沾渥(zhān wò):被雨水沾溼,溼漉漉的樣子 。
- 檐溜(yán liù):屋檐流下的雨水。
- 萬仞(rèn)壑:形容很深的山谷,仞是古代長度單位,一仞周尺八尺或七尺,萬仞極言其深。
- 霆裂:雷霆震裂。
- 大瑤甕:比喻天空像巨大的玉甕。
- 電縈(yíng):閃電繚繞。
- 花塢(wù):四周高起中間凹下的種植花木的地方。
- 秧疇(yāng chóu):秧田,種植秧苗的田地。
- 田父:老農。
- 向來:往昔,過去。
- 索寞:寂寞,冷落,沒有生氣。
- 老懷:老年人的心懷。
- 作惡:憂慮,煩悶。
翻譯
雲彩從惠山頂涌起,雨降落在太湖邊。起初還發愁雨在遠處,忽然就落到了頭頂。白色羽毛扇遮住烏巾帽,可衣袖已然被雨水溼透。回家後看到屋檐流下的雨水,如同從萬丈深壑中傾瀉而下。雷霆震裂了天空這個巨大的玉甕,閃電像繚繞的溼潤銀索。不一會兒雨水就平了臺階,花塢都被淹沒了一半。我肯定知道秧田已經水滿,能想象到老農爲此滿心喜悅。過去春夏交接的時候,乾旱的天氣實在太暴虐。到處走了山川各處求雨,天上的雲都是冷冷清清毫無生氣。愁得雙鬢都變白髮,頻繁下拜膝蓋都要磨破。要是早知道會有今天這場雨,我之前就不用白白憂愁煩悶啦。
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盼雨、觀雨直至雨後的心境變化過程。開篇「雲興惠山頂,雨放太湖腳」展現出宏大壯闊的意境,描繪雲雨的動態之美,一個「興」一個「放」,賦予自然景象鮮活生命力。「初愁望中遠,忽在頭上落」細膩表現出詩人期待雨來到的焦急與驚喜。接着用「白羽障烏巾,衣袖已沾渥」 以及對雨後「檐溜如瀉萬仞壑」「霆裂大瑤甕,電縈溼銀索」等景觀的描寫,從自身感受和對宏大雨景多感官描繪,盡顯雨勢磅礴。 「定知秧疇滿,想見田父樂」由眼前雨景聯想到對農事的好處,體現農民祈雨心願得償的喜悅,這是詩人情感的昇華,表達對民生的深切關懷。回顧前文 「向來春夏交……兩膝拜將剝」所寫的旱情嚴重求雨艱難,突出這場雨來之不易,更映襯此刻的欣慰。整首詩情感真摯,以小見大,表現詩人對百姓生計的牽掛,語言生動準確,爲讀者呈現出一幅從盼雨求雨到感受雨之喜的完整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