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憩筠庵

筠庵偶坐處,適當樹闕間。 遠山不見我,而我見遠山。 清風隔江來,宛轉入鬆關。 翠蕉自搖扇,白羽得暫閒。 可憐三竹牀,睡遍復循環。 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 小吟聊適意,美惡不必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筠庵:竹叢中的廟庵。筠(yún)。
  • :同「缺」。
  • 宛轉:這裏形容聲音圓潤柔媚、悠揚動聽。

翻譯

在筠庵偶爾坐的地方,正對着樹木的缺口之間。遠處的山看不到我,而我卻能看到那遠處的山。清涼的風隔着江吹來,圓潤地轉入松林之間。翠綠的芭蕉像自己在搖動扇子,白色的鳥羽也能暫時安閒。可憐那三張竹牀,睡遍了又循環睡。秋天的暑氣還是那秋天的暑氣,山間的寒冷還是那山間的寒冷。小聲吟唱姑且來讓自己愜意,好壞不必去刪除。

賞析

這首詩營造出一種靜謐、閒適的氛圍。詩人寫自己在筠庵這個特定的環境中,與自然巧妙融合。能看到遠山,感受到清風,聽到山林間自然的聲音,看着翠蕉搖動、白羽安閒,體現出一種悠然自得的心境。三張竹牀的反覆使用,既襯托出詩人在這裏的長時間休憩,也進一步強化了這種閒適之感。最後的「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展現出詩人順應自然、不爲外界所擾的心態。而「小吟聊適意」則表達了他通過吟唱來獲得內心的愉悅和滿足。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充滿了自然質樸之美,讓人感受到詩人在筠庵中的那份寧靜與平和。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