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任道謝分豆粥

豆粥能驅晚瘴寒,與公同味更同餐。 安知天上養賢鼎,且作山中煮菜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瘴(zhàng)寒:指南方山林間溼熱瘴氣所帶來的寒氣。瘴是南方山林中特有的溼熱之氣,人感受後易生病。

翻譯

豆粥可以驅散傍晚時分那帶着瘴氣的寒冷,我和你一同品嚐這份豆粥,同享一餐。哪能知道天上朝廷爲培養賢才準備的珍貴食鼎呢,不妨就安心把這樣的豆粥當作在山中煮菜來享受吧 。

賞析

這首詩語言質樸卻意境深遠。首句直接點明豆粥的「功效」,能抵禦南方特殊環境下的瘴寒,將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賦予了實用的作用。「與公同味更同餐」,生動地營造出詩人與友人李任道共享美食、情誼深厚的畫面,體現了彼此之間的親密無間。 後兩句筆鋒一轉,由眼前的豆粥聯想到「天上養賢鼎」,形成現實與理想、山中平凡生活與朝廷尊貴待遇的鮮明對比。「且作山中煮菜看」則表達出一種豁達平和的心態,表明不汲汲於功名利祿,安心於當下簡單生活,頗有幾分淡泊名利、隨遇而安的超脫意味,展現出詩人黃庭堅獨特的人生境界和精神追求 。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