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日省中當直
火雲烘赫臨中伏,青鎖深嚴直右曹。
吏散階庭時縱步,詩成几案獨揮毫。
相烏影轉風微起,仙掌陰斜日漸高。
何處賜冰和郢酒,誰人割炙動鸞刀。
紫泥封詔防稽緩,寒水浮瓜散鬱陶。
丞相憂邊稀出沐,延英三刻豈知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伏:三伏的第二伏,也稱二伏。通常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
- 火雲:炎熱的紅雲。
- 烘赫:熾熱顯赫。
- 青鎖:裝飾皇宮門窗的青色連環花紋。
- 右曹:官署合稱。
- 相烏:古代觀測日影以定時刻的儀器。
- 仙掌:漢武帝爲求仙,在未央宮神明臺上造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後稱承露金人爲仙掌。
- 郢酒:即郢州春酒。
- 鸞刀:古代祭祀時割牲用的刀。
- 紫泥:古人以泥封書信,泥上蓋印。皇帝詔書用紫泥封口,稱紫泥詔。
- 會稽:地名。
- 鬱陶:憂悶。
翻譯
炎熱的紅雲烘托着顯赫的進入中伏天,裝飾着青色連環花紋的宮室幽深嚴密正對着右曹。官吏散去在階庭中時而隨意漫步,寫成詩在几案旁獨自揮筆。觀測日影的相烏影子轉動微風吹起,承露仙人的手掌陰影傾斜太陽漸漸升高。在什麼地方賜予冰塊和郢酒,又是誰拿着割肉的鸞刀。紫泥封着詔書害怕延遲,寒冷的水中漂浮着瓜果散去憂悶。丞相擔憂邊境很少出來洗髮沐浴,在延英殿三刻哪裏知道勞累。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中伏日在省中的情景。首聯點明時間和地點,營造出炎熱和森嚴的氛圍。頷聯描述了官員閒暇時的自在狀態。頸聯通過相烏和仙掌的描寫,巧妙地體現時間的推移。頸聯中的「賜冰」「郢酒」「割炙」等詞語增添了生活氣息和一定的畫面感。尾聯涉及到工作事務以及丞相的操勞,使得整首詩在展現日常景象的同時,也體現到官場的一面。整體意境較爲豐富,展示了中伏日省中的各種畫面和情愫。

楊億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幼穎異。年十一,太宗召試詩賦,授祕書省正字。淳化中,獻《二京賦》,賜進士及第。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預修《太宗實錄》;又與王欽若同總修《冊府元龜》,其功居多。曾兩爲翰林學士,官終工部侍郎,兼史館修撰。性剛介耿直,尚氣節,重交遊,與王旦、劉筠、謝絳等友善。嫺熟典章制度,喜獎掖後進。爲文才思敏捷,精密有規裁。詩學李商隱,詞藻華麗,號“西昆體”。卒諡文。主修《冊府元龜》,編《西昆酬唱集》,有《楊文公談苑》、《武夷新集》、《浦城遺書》、《摛藻堂四庫全書萃要》等。
► 510篇诗文
楊億的其他作品
- 《 孫及歸吳興 》 —— [ 宋 ] 楊億
- 《 次韻和盛博士喜梅大丞授戶部判官 》 —— [ 宋 ] 楊億
- 《 元奉宗宰績溪 》 —— [ 宋 ] 楊億
- 《 宣召赴龍圖閣觀太宗御書應制 》 —— [ 宋 ] 楊億
- 《 己亥年十月十七日大雪 》 —— [ 宋 ] 楊億
- 《 次韻和致仕李殿丞寅見寄之什因以紀贈 》 —— [ 宋 ] 楊億
- 《 奉和聖制南郊禮畢五言六韻詩 》 —— [ 宋 ] 楊億
- 《 太常李博士史館孫祕丞相繼奉使浙右博士至郡以孫侯詩三章示予且以致意因次韻和酬 》 —— [ 宋 ] 楊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