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製南郊七言六韻詩

· 楊億
潔齋恭己奉蒼旻,報本圜壇備物陳。 酒縮楚茅三獻畢,灰飛嶰管一陽新。 高空瑞氣長隨輦,永夕清霜暗溼巾。 泰畤迎年嚴漢祀,六宗祈福盛虞禋。 鴻恩渙汗沾窮髮,睿藻昭回動紫宸。 庶匯熙熙蒙帝力,徒知擊壤效堯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做詩詞與別人相應和,以表示贊同或助興。
  • 御製:帝王所作。
  • 潔齋潔身齋戒,指清心潔身,以示虔誠。
  • 恭己恭謹以律己
  • 蒼旻(mín):指上天、蒼天。
  • 報本報答恩情,這裏指祭天以報本。
  • 圜(yuán)壇:圓形的祭壇,古代祭天的地方。
  • 酒縮楚茅:用楚國的茅草過濾酒。縮,濾酒
  • 三獻:古代祭祀時獻酒三次,即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合稱「三獻」。
  • 灰飛嶰(xiè)管:古時爲了預測節氣,將蘆葦的薄膜燒成灰,放在律管內(十二律管與十二月對應),到某個節氣,相應的律管內的灰就會自動飛出。這裏代指節氣變化。
  • 一陽新:冬至後陽氣初動。
  • 瑞氣:吉祥之氣。
  • 隨輦(niǎn):跟隨帝王的車駕。輦,帝王所乘的車
  • 永夕:長夜、通宵。
  • 清霜:寒霜。
  • 泰畤(zhì):古代祭天之處。在今陝西鳳翔縣東南。
  • 迎年:謂迎接新年、迎接豐年。
  • 嚴漢祀:莊嚴如同漢代祭祀之禮。
  • 六宗:古代所尊祭的六神。
  • 祈福祈求福運降臨,求福
  • 盛虞禋(yīn):像虞舜時那樣隆重的祭祀。禋,祭祀的一種,燒柴升煙以祭天
  • 鴻恩:大恩。
  • 渙汗:形容帝王發佈的號令如同出汗一樣無法收回,比喻帝王的旨意、號令
  • 窮髮:極荒遠不毛之地。
  • 睿(ruì)藻:指皇帝所作的詩文。
  • 昭回:形容星辰光耀迴轉。
  • 紫宸(chén):宮殿名,天子所居。
  • 庶匯衆多事物
  • 熙熙和樂的樣子
  • 擊壤:古代的一種遊戲,後成爲歌頌太平盛世的典故 。堯帝時,有一老人在路旁擊壤而歌,表示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翻譯

皇上清心齋戒、嚴於律己來敬奉蒼天,在圓形的祭天壇上恭敬完備地陳列祭祀物品以回報上天恩情。過濾好的美酒三次獻上,伴隨着律管內蘆灰的飛起,新的陽氣開始萌生。高空之中吉祥的氣息一直隨着帝王的車駕,整個夜晚寒霜悄然浸溼衣物。那如同大漢時莊嚴的泰畤祭天儀式來迎接豐年,又像虞舜時一樣隆重進行六宗祭祀爲百姓祈福。皇上浩瀚的恩澤如帝王詔令般惠及荒遠之地,天子所作的詩文光輝燦爛震動宮廷。衆多事物都在皇上的聖德治理下和樂美滿,百姓只能像堯帝時的民衆一樣通過擊壤遊戲來表達對太平盛世的感謝。

賞析

這首詩是楊億奉和皇帝所作之詩,圍繞南郊祭祀展開。開篇就點明天子舉行祭祀的虔誠態度,「潔齋恭己」體現了皇上對上天的敬重。「酒縮楚茅三獻畢,灰飛嶰管一陽新」細膩地描繪了祭祀的流程與時節的交替,營造出一種莊重而帶有神祕氣息的氛圍。

頷聯「高空瑞氣長隨輦,永夕清霜暗溼巾」渲染出祭祀現場的宏大氣象與莊重肅穆,既有祥瑞之景伴隨聖駕,又有寒夜清霜增添莊嚴之感。頸聯將當下的祭祀與漢代、虞舜時的隆重祭祀相媲美,體現出此次祭祀的規格之高與深遠寓意。

「鴻恩渙汗沾窮髮」讚美了皇恩浩蕩,「睿藻昭回動紫宸」則歌頌皇帝詩文的精妙非凡。尾聯以百姓「徒知擊壤效堯民」委婉表達民衆在皇恩庇佑下的幸福安樂,也從側面襯托出皇帝治理有方、天下太平的景象。整首詩用詞華麗典雅,對仗工整,充分體現了宮廷應制詩歌功頌德的特點,富有較高的藝術表現力 。

楊億

楊億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幼穎異。年十一,太宗召試詩賦,授祕書省正字。淳化中,獻《二京賦》,賜進士及第。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預修《太宗實錄》;又與王欽若同總修《冊府元龜》,其功居多。曾兩爲翰林學士,官終工部侍郎,兼史館修撰。性剛介耿直,尚氣節,重交遊,與王旦、劉筠、謝絳等友善。嫺熟典章制度,喜獎掖後進。爲文才思敏捷,精密有規裁。詩學李商隱,詞藻華麗,號“西昆體”。卒諡文。主修《冊府元龜》,編《西昆酬唱集》,有《楊文公談苑》、《武夷新集》、《浦城遺書》、《摛藻堂四庫全書萃要》等。 ► 5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