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懷寄劉五

· 楊億
世事悠悠未遽央,虛名真意兩相忘。 休誇失馬曾歸塞,未省牽牛解服箱。 四客高風驚楚漢,五君新詠棄山王。 秋來安有漁樵夢,多在箕峯潁水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1. 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事物的紛雜,這裏指世事繁雜漫長。
  2. 遽(jù)央:很快結束。遽,匆忙、迅速;央,盡、完結 。
  3. 未省(xǐng):不明白,不知道。省,明白、領悟。
  4. 服箱:駕車,拉車。箱,車箱,這裏代指車。
  5. 四客:這裏可能指的是四位具有高潔風範之人,具體所指需結合更廣泛的文化背景或作者特定的寓意理解。
  6. 高風:高尚的風範、品格。
  7. 驚楚漢:可能是說他們的風範在楚漢之地引起震動、被人傳頌。
  8. 五君新詠:大概是指關於「五君」的新的詩作。「五君」可能是作者所欣賞或志同道合的一羣人。
  9. 棄山王:山、王可能是指山濤、王戎,這裏「棄山王」推測是表明一種與某些人劃清界限或者不認同其行爲、作風的態度 。
  10. 箕峯:箕山,在今河南登封東南。相傳上古時許由曾在此隱居。
  11. 潁水:源出河南登封,東流經禹縣、臨潁等地。許由曾洗耳於潁水之濱。這兩個地方都代表着一種隱逸的意境。

翻譯

世間之事紛繁複雜,長久沒有盡頭。虛名和真正想要追求的東西都一同被我忘卻。不要再誇讚塞翁失馬又回到了邊塞這種偶然的幸運,我甚至都不懂得讓牽牛星去駕車拉貨(暗示不追求功名利祿之事)。那有着高尚風範的四客震動了楚漢大地,而關於五君的新詩作裏分明表現出與山王這類人的不同態度。入秋之後,我哪裏還會有什麼世俗的夢想,大多都是關於在箕山和潁水之畔的隱逸生活啊。

賞析

這首詩通過多種意象和典故,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的看法以及自身的人生追求。開篇「世事悠悠未遽央,虛名真意兩相忘」就展現出詩人對塵世紛擾的洞察和對虛名的超脫,有種摒棄世俗名利爭鬥的淡然。中間兩聯「休誇失馬曾歸塞,未省牽牛解服箱」以塞翁失馬等典故表達不依賴偶然幸運,也無意於功名利祿的追求;「四客高風驚楚漢,五君新詠棄山王」則借古人風範和詩作來表明自己高潔的志向以及與世俗之人不同的立場。尾聯「秋來安有漁樵夢,多在箕峯潁水傍」描繪出一幅在秋意中嚮往歸隱山林、寄情山水的畫面,流露出詩人在歷經世事之後,對寧靜隱逸生活的嚮往,整首詩意境清幽,情感內斂而深沉,充滿文人的雅趣與對自我精神追求的堅守 。

楊億

楊億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幼穎異。年十一,太宗召試詩賦,授祕書省正字。淳化中,獻《二京賦》,賜進士及第。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預修《太宗實錄》;又與王欽若同總修《冊府元龜》,其功居多。曾兩爲翰林學士,官終工部侍郎,兼史館修撰。性剛介耿直,尚氣節,重交遊,與王旦、劉筠、謝絳等友善。嫺熟典章制度,喜獎掖後進。爲文才思敏捷,精密有規裁。詩學李商隱,詞藻華麗,號“西昆體”。卒諡文。主修《冊府元龜》,編《西昆酬唱集》,有《楊文公談苑》、《武夷新集》、《浦城遺書》、《摛藻堂四庫全書萃要》等。 ► 5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