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四首

扁舟江上未歸身,明月清風作四鄰。 觀化悟來俱是妄,漸疏人事與天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扁舟(piān zhōu):小船。
  • 觀化:觀察造化。
  • :虛妄不實。

繙譯

我乘著小船漂泊在江上,還未能歸家,衹有明月和清風與我作伴,如同我的四鄰。觀察世間的變化,領悟到萬物皆爲虛妄,於是漸漸疏遠人情世故,而與自然更爲親近。

賞析

這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幽。詩人以扁舟、明月、清風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孤寂而又甯靜的氛圍。“觀化悟來俱是妄”表達了詩人對世間萬物虛幻本質的深刻領悟,躰現了一種超脫的人生態度。“漸疏人事與天親”則進一步表明詩人遠離世俗紛擾,追求與自然相融的心境。整首詩透露出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然的曏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