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丹歌
註釋
- 內丹:道教術語,指通過內煉精氣神而在體內結就的一種丹藥,被認爲有養身延年、超凡入聖等功效 。
- 何啻(chì):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止、豈止。
- 金烏:太陽的別稱,神話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
- 廣寒殿:神話中月宮裏的宮殿。
- 碧落:天空。
- 衝氣:在古代哲學概念中,指陰陽兩氣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氣。
- 太虛:指廣闊的天空。
- 茜(qiàn):一種紅色的染料,這裏指紅色。
- 震響:巨大的響聲。
- 冥濛:也作「溟濛」,形容煙霧瀰漫,景色模糊。
- 熠耀(yì yào):光彩鮮明的樣子。
- 絪縕(yīn yūn):指天地陰陽二氣交互作用的狀態,也作「氤氳」 。
- 四明:山名,在浙江寧波西南。
- 鄞(yín):地名,在浙江寧波。
- 五福:原出於《尚書·洪範》,指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
- 石魚:可能是具體的地名或景觀名。
- 比年:近年。
- 桃蹊(xī):指桃樹衆多的小路。
- 不直:如果不是。
翻譯
我聽說內丹無法用肉眼看見,甚至不需要刻意去修煉它就能自然形成。從遠古伏羲氏時代以來經過了多少歲月啊,不知道已經流轉了千千萬萬次。 直至如今內丹的精氣如晝夜不息地流動放光,彷彿太陽在夜晚照進廣闊的月宮。它散發的餘暉點綴着天空,稀疏密集、錯綜複雜如珠玉飛濺。 那充沛又吉祥的精氣在天空中升騰翻涌,舒展、捲曲、飛騰、漂浮,形態不斷變化。映照天空的清晨景色如藍色的綢緞鋪開,傍晚交錯的美景像是被紅色的染料染就。 有時發出巨大的轟響震徹迷茫的天地,有時光彩閃爍如盤旋飛舞的線;有時清新溼潤如冰絲垂落,有時又忽然如瓊花片飄飛起舞。 在這些光芒變化之中,秀麗的山川逐漸形成。茂密的樹林中飛鳥蟲魚依次出現。神龍騰飛、鳳凰鳴叫,各種寶藏開始興起,在陰陽交融中孕育祥瑞誕生傑出的人才。 在四明山的山腳、鄞地的曲折處,養育精神、蘊含祥和具備各種福氣。其中有兩派祥光尤爲明亮,內在空靈外在相應,一切都能被它照亮,能聽能言,能相互往來呼應。 那屈伸俯仰的姿態天然奇妙,讓人不知不覺手舞足蹈。二十年前它忽然轉移,一下子來到了慈川天寶山的西邊。 那裏山峯翠綠曲折、煙霞深厚,它變化遊走、遷徙,又有誰能知道其中的頭緒呢?石魚處的樓閣籠罩在低低的雲氣中,近年它常常會暫時棲息在這裏。 它像御風一般兩次渡過浙河離去,然後又沿着桃樹成蔭的小路尋回舊路。桃源深處無人能夠辨識它,如果再次經過當面也會迷失。 上天實在是隱祕地守護着這內丹,見到它的人也只留下青春的容顏。偶爾透露一句話像展現一個片段,如果不是知音就又隱藏起來。
賞析
這首《內丹歌》是南宋學者楊簡所作。從整體風格來看,充滿了神祕玄奇的浪漫色彩。詩開篇便強調了內丹自然生成的特性,超脫於常規認知的修煉方式,給人以超凡之感。接着詩人用豐富的想象和一連串奇妙的意象,描繪內丹精氣運行時的奇幻景象,如天空中光芒閃爍、變化多端,彷彿一幅靈動的神話畫卷,讓人感受到一種宏大而奇妙的氛圍。在對山川萬物生成的描述中,展現出內丹所蘊含的神奇創造力,暗示它是宇宙間生命和美景的源頭。
詩中還融入了對具體地理位置的描寫,四明之麓、鄞之曲等地,讓神祕的內丹傳說與現實世界有了聯繫,增添了一種真實感和親近感。而關於內丹轉移變遷的描述,更讓其蒙上了一層神祕莫測又充滿變化的色彩。整首詩既展現出一種對神祕未知力量的敬畏與探索,同時也反映出詩人獨特的精神追求,在內丹的神妙力量中寄託着對美好和超凡境界的嚮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