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司門李文園亭

白氏草堂元自葺,陶公三徑不教荒。 青蕉雨後開書卷,黃菊霜前碎鵠裳。 落日看山憑曲檻,清風談道據胡牀。 此來遂得歸休意,卻莫翻然起相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自葺,通「原」,本來;(qì),修建 。意思是本來就是自己修建的。
  • 陶公三徑陶公指陶淵明。「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出自陶淵明 《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鬆菊猶存」 。這裏指不使歸隱的地方荒蕪。
  • 鵠裳:鵠(hú),天鵝;,下衣。這裏用「鵠裳」形容黃菊的顏色像天鵝潔白的羽毛 。
  • 曲檻:曲折的欄杆。
  • 胡牀: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也叫「交牀」「交椅」「繩牀」 。
  • 歸休意:歸隱、退休的心意。
  • 相湯:應該是「相商」的諧音化用(推測),這裏意思是再出來商議政事(出仕) 。

翻譯

白氏草堂本來就是自己親手修建,陶公那歸隱的園中小徑也不會讓它荒蕪。雨過天晴,坐在庭院裏面對青青的蕉葉打開書卷閱讀;寒霜降臨之前,黃色的菊花似是破碎了潔白的天鵝羽衣一般綻放。在落日時分靠着曲折的欄杆欣賞遠處的山巒,在清風徐來的時候,依靠在輕便的胡牀上談論至高的道理。來到這裏真正體會到了歸隱退休的心意,可不要再突然改變心意興起去想着出仕爲官啦 。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李文園亭寧靜清幽且富有韻味的生活場景。開篇以白居易的草堂自修建、陶淵明隱居不廢三徑,暗示園主人李文有着與古賢相似的隱者情懷與雅緻。「青蕉雨後開書卷,黃菊霜前碎鵠裳」對仗工整,通過雨後青蕉、霜前黃菊,營造出自然清新又充滿生機的畫面,展現李文閒適愜意又高雅的生活情趣。 「落日看山憑曲檻,清風談道據胡牀」刻畫了在落日餘暉中憑欄賞山、於清風裏坐胡牀談道的生活片段,悠然自在,進一步渲染出園亭愜意的氛圍與園主淡泊的心性。詩歌最後作者表明自己在這感受到歸隱之意,勸誡李文莫再改變心意出仕,也從側面強調了這裏環境能給人帶來心靈的寧靜與超脫,整首詩既有對寧靜生活的讚美,也蘊含着對歸隱理念的推崇。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