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劉景文登鄴王臺見思五首

舊時劉子政,憔悴鄴王城。 把筆已頭白,見書猶眼明。 平原秋樹色,沙麓暮鐘聲。 歸雁南飛盡,無因寄此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舊時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hè)詩。
  • 劉子政:指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這裏代指劉景文。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這裏表示困頓失意。
  • 把筆:拿起筆,指寫作。
  • 沙麓:古地名,在今河北大名東。

翻譯

往昔的劉景文啊,在鄴王城裏困頓失意。 如今提起筆寫作時頭髮已然花白,但是看到書籍依然眼神明亮。 平原上充滿了秋天樹木的色彩,沙麓那邊傳來傍晚的鐘聲。 南飛的大雁都已經飛遠,我沒有辦法把這份思念之情寄託傳遞給你。

賞析

這首詩開篇以典故自比,用西漢劉向代指劉景文,暗示對方的才學品格如同劉向一般,卻有着仕途失意的遭遇。 「把筆已頭白,見書猶眼明」生動形象地刻畫出劉景文雖年歲已高,但對於知識和文學的熱愛絲毫不減 ,體現出友人高雅的志趣。「平原秋樹色,沙麓暮鐘聲」這兩句則是借景抒情,描繪出一幅靜謐、悠遠且帶着淡淡秋意的畫面,襯托出作者內心的寂寥。結尾「歸雁南飛盡,無因寄此情」點明主旨,藉助歸雁都已飛盡,抒發了自己無法向好友傳遞思念的惆悵,情感真摯且深沉。整首詩情寓於景,以典入詩,表現出黃庭堅詩歌一貫的沉鬱蒼勁,婉轉有致的風格。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