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

武陵樵客出桃源,自許重遊不作難。 卻覓洞門煙鎖斷,歸舟風月夜深寒。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武陵:在今湖南常德市。
  • 樵客:打柴的人。
  • 作難:爲難。

翻譯

武陵的打柴人從桃源出來,自己許諾會再次重遊這裏,覺得並非難事。 然而當他尋覓到洞口時,卻發現煙霧封鎖,洞門緊閉,只好乘船歸去,在月夜裏,江風中,深感夜晚的寒冷。

賞析

這首詩短小精悍,意境幽遠。詩中的樵客本欲重遊桃源,卻發現洞門煙鎖,最終只能帶着遺憾歸去。詩中通過描繪樵客的期望與現實的反差,營造出一種失落和清冷的氛圍。「卻覓洞門煙鎖斷」一句,將樵客的希望破滅展現得淋漓盡致,而「歸舟風月夜深寒」則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失落感,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夜晚的寂靜和寒冷,給人以一種悽美之感。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