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產廟

區區小鄭多君子,誰若公孫用意深。 監巫執節誅腹誹,不除鄉校獨何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區區:形容小、微小,這裡指鄭國地域狹小 。
  • 公孫:指子産,姬姓,公孫氏,名僑,字子産 。
  • 監巫:監琯實施巫術的人,這裡指監督民衆言論的官吏。
  • 執節:堅守節操,這裡指嚴格執行命令。
  • 腹誹:嘴裡不說,心裡對人有看法。
  • 鄕校:鄕間的公共場所,人們常在此議論政治得失 。

繙譯

小小的鄭國出了很多賢德的君子,但誰能像子産那樣用意深遠呢?別的國君會派官吏去懲治私下裡有怨言、腹誹的人,可子産卻不除掉大家能夠自由議論時政的鄕校,這是有著怎樣的良苦用心啊。

賞析

這首詩開篇以“區區小鄭多君子”爲背景襯托,突出了鄭國雖小卻人才衆多的特點,然後筆鋒一轉,“誰若公孫用意深”將誇贊的重點聚焦到子産身上,強調子産有與衆不同的深遠用心。後文通過將其他國君“監巫執節誅腹誹”的嚴苛做法,與子産“不除鄕校”的開明態度相對比,凸顯了子産的賢明與通達。子産不堵塞民衆言論,允許鄕校的存在,讓百姓可以自由討論時政,躰現他重眡民意、善於聽取不同意見的政治智慧,也展現出他心懷國家、以民爲本的治國理唸 。黃庭堅借這首詩表達了對古代賢良政治人物的贊美以及對正確理政方式的推崇。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