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惠酒殊佳用清光滑辣四字爲韻以謝

六府萃百感,攻愁須酒兵。 故人如我知,侵月走雙罌。 手裂絳泥封,瓦盆貯瑤瓊。 我生百世後,見此聖之清。 一飲肺腸潤,再飲毛骨輕。 何必跨茅龍,超然欲遐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六府:指人的六腑,這裏代指身心。
  • :聚集。
  • **攻愁須酒兵:意謂排解愁緒需要藉助酒的力量,把酒比作可以對抗憂愁的「兵」。 **
  • **侵月:冒着月色。 **
  • ****雙罌(yīng):兩個盛酒的罐子 。罌,小口大肚的容器,這裏指酒罈。
  • 絳泥封:紅色的泥封,古時用來封瓶口等。
  • **瑤瓊:美玉,這裏比喻酒的美好。 **
  • 聖之清:源自《孟子·萬章下》中對伯夷的評價「伯夷,聖之清者也」,這裏借指美酒的清澈純淨。
  • 茅龍:傳說中仙人所騎的神物。
  • 遐徵:遠行。

翻譯

身心匯聚了衆多的感慨,要攻克憂愁就得靠酒這個「兵將」。 老朋友最懂我心意,趁着月色送來兩壇酒。 親手撕開紅色的泥封,把美酒盛在瓦盆裏就如同貯滿美玉一般。 我活在百世之後,得以見到如此純淨清澈的美酒。 喝上一口,肺腑和腸胃都變得滋潤,再喝一口,感覺毛髮和骨頭都變輕盈了。 何必要騎上茅龍去遠遊呢,只這美酒便讓我超脫塵世想要遠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友人送來美酒,詩人對酒的喜愛及飲酒後的感受。開篇點明緣由,人的身心集聚諸多愁緒,需要酒來化解,爲下文友人送酒做鋪墊。「故人如我知」體現了朋友間心意相通,友人冒着月色送來美酒,情誼深厚。接着描述開瓶看到酒如美玉般美好,讚美酒的純淨清澈。飲酒過程中,細緻描寫了一飲、再飲後的身體和精神變化,從身體舒暢到精神超脫。最後以「何必跨茅龍」的設想,進一步突出美酒帶來的超凡感受,詩人藉助美酒擺脫塵世煩惱,獲得精神的自由與愉悅。整首詩語言自然質樸,情感真摯,從對酒的讚美中流露出對友人的感激和對超脫境界的嚮往。

馮時行

宋恭州壁山人,字當可,號縉雲。徽宗宣和六年進士。高宗紹興中,歷江原丞,知丹棱縣、萬州。召對,力言和議不可信,爲秦檜所惡。尋被劾罷,自是坐廢十八年。檜死,起知蓬州、黎州,爲官廉正,用法頗嚴。擢成都府路提刑,卒於官。有《易論》、《縉雲集》。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