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節日步東園三首

兩晨又不到東園,沙徑朝來合小乾。 可惜紅梅將落去,怕風怕雨不來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和節:唐德宗李適所置節日,時間在農曆二月初一 ,有祈求豐年之意。
  • :長滿、覆蓋。
  • 小乾(qián):即乾草。

翻譯

已經兩個清晨沒有去東園了,清晨來到沙徑上,發現路上都長滿了乾草。可惜園中的紅梅即將凋落,只是因爲怕風怕雨,所以一直沒能前來觀賞。

賞析

這首詩以日常小事入筆,選取詩人兩晨未去東園的經歷進行描寫。首句「兩晨又不到東園」,簡單直白地說出自己已有兩日未踏入東園,一個「又」字,隱隱透露出對東園的些許牽掛。次句「沙徑朝來合小乾」,描寫出沙徑被乾草覆蓋的景象,側面烘托出東園因少有人至而略顯荒蕪,爲後文紅梅的「境遇」埋下伏筆。後兩句「可惜紅梅將落去,怕風怕雨不來看」 則是情感的落腳點。詩人先是表達對紅梅即將凋零的惋惜之情,「可惜」一詞將這種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怕風怕雨不來看」一句看似在自責因害怕風雨而錯過觀賞紅梅的最佳時機,實則通過這種自我調侃的方式,傳達出對時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質樸中見真趣,表現出詩人細膩的情感。整首詩意境平實又蘊含韻味,讀來令人回味。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