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維心約趙安道中大家兄次律學士及僕探梅城山乘月泛舟而歸

窮居不厭車馬絕,委巷衡門常晝閉。 朝來剝啄誰過予,倒屣逢迎走驚蹶。 里中勝士真可人,爲憶寒梅耿殘雪。 招呼聞早探幽芳,平溪徑遣扁舟截。 西山佳處雲塢深,松竹蕭森迷洞穴。 上方小閣鏁空明,開窗下見千山列。 畫手無人貌平遠,野闊天多供一瞥。 冰花只作小寒枝,拄杖不辭穿巀嶭。 野僧省事畏客狂,攀援自向南枝折。 疏香低入坐中來,骨冷肌清伴高潔。 襟期況有公子賢,伯也雄豪負奇節。 手拈凍蘂薦深杯,妙語琅琅契禪悦。 人間此會不多有,忍放杯空成小別。 歸來懷抱與誰論,一櫂翻然載明月。
拼音
沈與求

沈與求

宋湖州德清人,字必先,號龜溪。徽宗政和五年進士。歷明州通判。爲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在任知無不言,前後近四百奏,言甚切直。移吏部尚書兼權翰林學士兼侍讀,出爲荊湖南路安撫使、知潭州。高宗紹興四年,知鎮江府兼兩浙西路安撫使,尋任參知政事。與張浚不和,出知明州。七年,遷知樞密院事。卒諡忠敏。有《龜溪集》。 ► 3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