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君惠書,有“玉想瓊思”之語,衍成一詩答之(庚辰)

我昨靑鸞背上行,美人規勸聽分明。 不須文字傳言語,玉想瓊思過一生。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鸞:傳說中一種神鳥。常常被用來象徵愛情、吉祥等美好寓意。在詩中作者藉此想象自己在青鸞背上的奇幻情景。
  • 美人:這裏一般指代與作者有精神交流、給予其思想啓發的人,可以是鐵君,也可寬泛理解爲美好理念的化身。
  • 玉想瓊思(qióng),美玉。該詞形容思想純淨美好,超凡脫俗,是一種極爲高雅、理想化的思維狀態 。

翻譯

昨天我彷彿在青鸞的背上遨遊飛翔,美人對我的勸誡與話語我聽得十分清晰明白。其實啊,並不一定要靠文字來傳達彼此心聲,只要懷着如美玉般純粹、如瓊瑤般美好的思緒去度過這一生就足夠了。

賞析

這首詩開篇「我昨青鸞背上行」一句,以奇幻浪漫的想象創設出超脫塵世的意境,將讀者帶入一個如夢似幻的世界,「青鸞背上行」體現出詩人內心對自由、超凡境界的嚮往。「美人規勸聽分明」一句,則將鏡頭拉回到與現實中或精神層面上「美人」的交流,「聽分明」凸顯出這種交流對詩人的重要性。隨後「不須文字傳言語」表明詩人認爲心靈的溝通不一定依賴文字這種媒介,傳達出對純粹精神交流的崇尚。而「玉想瓊思過一生」爲全詩的主旨句,「玉想瓊思」高度凝練又優雅地概括了一種美好而純粹的精神追求,詩人期望以這種至真至純的心境度過一生 ,表達了龔自珍不慕世俗、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操。整首詩洋溢着浪漫主義色彩,既有瑰麗奇幻的想象,又有深邃的精神內涵,語言雖簡,意蘊極豐。

龔自珍

龔自珍

龔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着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爲“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爲《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 7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