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庭春日詩

洗沐惟五日,棲遲在一丘。 古楂横近澗,危石聳前洲。 岸緑開河柳,池紅照海榴。 野花寧待晦,山蟲詎識秋。 人生復能幾,夜燭非長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洗沐:古代官員例假,可休息沐浴,這裏指休假。(「洗」讀音:xǐ)
  • 棲遲:遊玩休憩。
  • (zhā):水中的浮木。
  • :夜晚。

翻譯

每五天才能休假一次,在一座小山丘上游玩休憩。 古老的浮木橫在靠近山澗的地方,高聳的危石挺立在前邊的小洲上。 河岸邊綠色的是新開的河柳,池塘中紅色的是映照的海榴花。 野花不會等到夜晚纔開放,山中的蟲子又怎能知道秋天的到來。 人生又能有幾次這樣的時光呢?夜晚的燭火併非能長久地遊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山庭的景色,以及詩人對此景的感悟。詩的前兩句,詩人提到自己只有五天一次的休假時間,才能來到這山丘休憩,流露出對閒適時光的珍惜。接下來,通過對山澗、浮木、危石、河柳、海榴等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春日山庭的生機勃勃與美麗景色。「野花寧待晦,山蟲詎識秋」這兩句,以野花和山蟲的自然習性,進一步強調了自然界的規律和生命的短暫。最後兩句,詩人感慨人生短暫,如同夜晚的燭火一樣,不能長久地遊玩享樂,體現了對人生的思考和珍惜。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感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生命的思考。

江總

南朝陳濟陽考城(今河南商丘民權縣)人,字總持。江紑子。起家樑武陵王府法曹參軍。遷尚書殿中郎。篤學有辭采,深受梁武帝嗟賞。侯景之亂,流寓嶺南。陳文帝天嘉四年,以中書侍郎徵還。陳後主立,歷尚書令。當權任宰,而不理政務,日與後主遊宴後庭,多爲豔詩,號爲狎客。陳亡入隋,爲上開府。卒於江都,世稱江令。今存《江令君集》輯本。 ► 1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