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征客始还遇猎诗

贰师新受诏,长平正凯归。 犹言乘战马,未得解戎衣。 上林遇逐猎,宜春暂合围。 汉帝熊犹愤,秦王雉更飞。 故人迎借问,念旧始依依。 河边一片石,不复肯支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貳師:指貳師將軍李廣利,此泛指出征將領。這裏借指被朝廷任命出征的將軍。
  • 長平:地名,此處借指徵人凱旋之地,也用以形容勝利。
  • 凱歸:凱旋歸來。
  • 戎衣戎(róng),軍事、戰爭之意。「戎衣」即征戰時所穿的衣服。
  • 上林:即上林苑,古代帝王狩獵的場所,在長安西,漢武帝時擴建,周圍三百里,帝常獵於此,這裏借指當時皇帝打獵之地。
  • 宜春:指宜春苑 ,在長安東南,後泛指郊野遊樂的園林,在詩中也意味着打獵場地。
  • 合圍:將獵物包圍起來捕殺。
  • 漢帝熊猶憤:漢帝,借指當朝君主。說君主打獵之時,熊好像還帶着憤怒,形容打獵場景激烈。
  • 秦王雉更飛:秦王,同樣借指當朝君主。雉(zhì),野雞。意思是野雞被驚飛的場景。
  • 念舊:懷念舊情,想念老朋友。
  • 支機:此用神話故事。傳說天河與海相通,有一住海邊的人見每年八月有浮槎(木筏)來,乃乘槎到天河,遇織女,織女取機上石送其歸,並曰此石可支機。舊時也用此來象徵離別。本句意思是河邊那片支機石已經不在這裏了,比喻出征之人歸來,一切都不一樣了 。

翻譯

剛剛被任命的將領才領了詔令出征,另一處征戰的士兵剛好勝利歸來。他們還騎在戰馬上,身上的戰袍都還未來得及脫下。他們在上林苑相遇正在打獵的隊伍,在宜春苑一起參與暫時圍獵的活動。當朝君主打獵時,熊似乎還帶着怒氣,野雞驚飛得更加厲害。老朋友見面相互迎上前去詢問彼此的情況,想起往昔的情誼,心中滿是眷戀不捨。就像天河那能支機的石頭不在原地一樣,出征之人歸來後,一切都和過去不同了。

賞析

這首詩融合了出征、凱旋與打獵等場景,展現出多層面的景象。開篇通過「貳師新受詔,長平正凱歸」描繪出徵與凱旋形成鮮明對比,既預示了戰爭的持續,又包含勝利的喜悅。中間「上林遇逐獵,宜春暫合圍。漢帝熊猶憤,秦王雉更飛」幾句,以生動鮮活的筆觸刻畫了圍獵場景的激烈,展現出君主打獵時生機勃勃又宏大的場面,具有動感與畫面感。最後「故人迎借問,念舊始依依。河邊一片石,不復肯支機」迴歸人情,借老朋友重逢問詢,抒發了對舊日時光的懷念與對世事變遷之感,借「支機石」的典故,更增添了感慨時光、人事不再的惆悵,全詩縱橫開合,既有宏大的征伐場面,又有細膩的人情世故,描繪出詩人複雜而深沉的內心感受。

庾信

庾信

庾(yǔ)信,字子山,小字蘭成。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時期文學家、詩人。其家“七世舉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親庾肩吾爲南樑中書令,亦是著名文學家。 ► 3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