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祀妻蔡琰

· 徐鈞
此生已分老沙塵,誰把黃金贖得身。 十八拍笳休憤切,須知薄命是佳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fèn)**:料想,斷定。表示自己內心已然對某種結果有了判斷,這裏指蔡琰自己本以爲這輩子就要在塞外的沙塵中度過餘生。
  • 黃金贖得身:指曹操用重金將蔡琰從匈奴贖回。
  • 十八拍笳:即《胡笳十八拍》,爲蔡琰所作琴曲,抒發她悲慘的身世及思鄉之情 。
  • 薄命:命運不好,福分淺薄。

翻譯

這一生本已料定要在塞外的沙塵之中老去,誰能想到有人用重金將我贖回漢地。那飽含悲憤的《胡笳十八拍》啊,也暫且不要再如此憤懣悲切了,要知道自古以來薄命就是許多佳人的命運歸宿。

賞析

這首詩圍繞蔡琰的經歷展開。首句「此生已分老沙塵」生動描繪了蔡琰被擄至塞外時,滿心以爲餘生將在荒蕪沙塵中度過,無奈又絕望的心境。「誰把黃金贖得身」,則道出了命運的轉折,曹操重金贖回蔡琰這一事件戲劇性地改變了她的後半生。

後兩句「十八拍笳休憤切,須知薄命是佳人」 頗具深意,詩人借勸慰蔡琰放下《胡笳十八拍》裏的悲憤之情,反映出當時古代佳人多命運坎坷這一普遍的悲劇現象。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勾勒了蔡琰坎坷的一生,飽含對她悲慘遭遇的同情,同時也引發讀者對佳人薄命這一歷史現象的深思,短短几句詩情感深沉,內涵豐富 。

徐鈞

徐鈞,字秉國,號見心,蘭溪(今屬浙江)人。以父蔭爲定遠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嘗延以教授諸子。精於史學,曾據《資治通鑑》所記事實,爲史詠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詠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見本集附許謙、黃溍、張樞序,清光緒《蘭溪縣誌》卷五有傳。 徐鈞詩,以《宛委別藏·史詠集》爲底本,校以《續金華叢書》本(簡稱金華本)。 ► 297篇诗文

徐鈞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