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真歌

· 徐鉉
揚州勝地多麗人,其間麗者名月真。 月真初年十四五,能彈琵琶善歌舞。 風前弱柳一枝春,花裏嬌鶯百般語。 揚州帝京多名賢,其間賢者殷德川。 德川初秉綸闈筆,職近名高常罕出。 花前月下或遊從,一見月真如舊識。 閒庭深院資賢宅,宅門嚴峻無凡客。 垂簾偶坐唯月真,調弄琵琶郎爲拍。 殷郎一旦過江去,鏡中懶作孤鸞舞。 朝雲暮雨鎮相隨,石頭城下還相遇。 二月三月江南春,滿城濛濛起香塵。 隔牆試聽歌一曲,乃是資賢宅里人。 綠窗繡幌天將曉,殘燭依依香嫋嫋。 離腸卻恨苦多情,軟障薰籠空悄悄。 殷郎去冬入翰林,九霄官署轉深沉。 人間想望不可見,唯向月真存舊心。 我慚闒茸何爲者,長感餘光每相假。 陋巷蕭條正掩扉,相攜訪我衡茅下。 我本山人愚且貞,歌筵飲席常無情。 自從一見月真後,至今贏得顛狂名。 殷郎月真聽我語,少壯光陰能幾許。 良辰美景數追隨,莫教長說相思苦。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勝地:景色優美且著名的地方。這裏指出名的繁華之地。
  • 麗人:美麗的女子。
  • 闈(wéi)筆:指朝廷撰寫詔令等重要文書的工作。「綸闈」借指朝廷。
  • 罕出:很少外出。
  • 遊從:交往、結伴同行。
  • 資賢宅:殷德川的住宅。「資賢」指殷德川 。
  • 孤鸞舞:用「孤鸞」比喻獨自起舞,形容月真在殷郎離開後獨自落寞的狀態。
  • 鎮相隨:經常相隨。「鎮」有經常、長久之意 。
  • 濛濛:形容細雨迷濛或煙霧瀰漫的樣子。
  • 香塵:帶有香氣的塵土,這裏形容春日繁華的景象。
  • ****綠窗繡幌(huǎng):綠色的窗戶和繡花的帷幕,描繪居住環境的精美。
  • ****闒茸(tà róng):指才能低下、平庸無能的人。這裏是作者自謙的說法。
  • 餘光:這裏指別人給予的關照。
  • 衡茅:簡陋的房屋。「衡茅」借指貧寒人家。
  • :正直,堅定。

翻譯

揚州這個繁華熱鬧之地有很多美麗的女子,在她們當中有一位名叫月真的特別出衆。月真剛剛十四五歲的時候,就既能彈奏琵琶又擅長唱歌跳舞。她身姿如同春風中柔弱的柳枝,又像花叢裏嬌俏的黃鶯百囀啼鳴般婉轉迷人。

揚州作爲有名之地有許多有名望有才能的賢士,其中賢人殷德川最爲突出。殷德川剛剛執掌朝廷撰寫詔令的重任,職位重要聲名很高所以平時很少外出。但在花前月下的遊玩與交往中,一見到月真就彷彿是相識已久的舊人。

幽靜寬敞的深院是殷德川的住宅,宅門莊重威嚴沒有一般的客人能夠隨意進出。有時垂着簾子坐在裏面的只有月真,她彈奏琵琶,殷郎爲她打着節拍。

殷郎一旦渡過長江離開,月真便不再願意像孤獨的鸞鳥那樣獨自起舞。朝朝暮暮常常思念相伴,沒想到在石頭城下又再次相遇。

二三月的江南一片春日美景,整座城市都被濛濛的霧氣籠罩,空氣中揚起帶着香氣的微塵。隔着牆壁偶然聽到一曲動聽的歌聲,原來是資賢宅裏的月真在唱歌。

綠色的窗戶和繡花的帷幕在天將亮的時候,殘留的蠟燭還帶着一絲光亮散發着嫋嫋的香氣。月真的心因爲離別而飽含愁情遺憾,柔弱的障子和薰香爐空空蕩蕩寂靜無聲。

殷郎去年冬天進入翰林院,朝廷的官署更加深邃難見。普通人想要見他根本不可能,只是對着月真還保留着以前的情意。

我自慚是個平庸無才之人,卻總是感激承蒙殷郎和月真的關照。我居住的簡陋小巷冷落寂靜,我正緊緊關着門,他們卻攜手前來破舊的茅舍拜訪我。

我本是山居之人,愚鈍又固執,在歌筵飲席上也常常無動於衷。但自從見到月真後,到現在還落下了癲狂癡迷的名聲。

殷郎和月真請聽我說,少壯的美好時光能有多少啊。在這良辰美景之中儘可能地相伴相隨吧,不要總是長久地訴說着相思的痛苦。

賞析

這首《月真歌》是徐鉉以敘事的方式寫下的。詩的開篇便描繪出揚州繁華,美人云集的場景,引出主角月真,刻畫她青春美麗且才藝出衆。緊接着描述了殷德川這位賢才與月真的相遇,他們情投意合。通過描述月真在殷郎離去後的落寞,以及兩人在石頭城下意外重逢,表現出他們感情的糾葛與波折。

詩歌中還穿插了作者個人的經歷與感受,以襯托出月真與殷郎這段情感故事。詩中多次出現對景與人的描繪,如「風前弱柳一枝春,花裏嬌鶯百般語」將月真的美麗與靈動刻畫地淋漓盡致;「二月三月江南春,滿城濛濛起香塵」描繪出江南柔美旖旎的春光。 整首詩歌敘述流暢,字裏行間飽含着人與人之間的情分,蘊含着對年少時光、美好情誼的珍惜之情,在細膩的情感交織中,營造出了一種纏綿悱惻又略帶惆悵的氛圍。

徐鉉

徐鉉

徐鉉,南唐、北宋初年文學家、書法家。字鼎臣,廣陵(今江蘇揚州)人。歷官五代吳校書郎、南唐知制誥、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後隨李煜歸宋,官至散騎常侍,世稱徐騎省。淳化初因事貶靜難軍行軍司馬。曾受詔與句中正等校定《說文解字》。工於書,好李斯小篆。與弟徐鍇有文名,號稱“二徐”;又與韓熙載齊名,江東謂之“韓徐”。 ► 435篇诗文